些驚訝,這麼多是關於他的電話錄音,看來上全國直播還真是影響力不小嘛。
之前水墨畫還是小眾的藝術,這軍歌確是人人都聽得懂的,反應稍微熱烈一些倒也不令人意外,把熱線錄音放在收錄機裡播出,幾乎都是誇獎他的。
“那《義勇軍進行曲》真是雄壯威武!聽著我都要找槍起來找外國鬼子幹了。”
“沒想到蘇才子不光是詩曲對聯有功底,就連歌都寫得這麼好啊?”
“厲害厲害~我覺得比日本的《君之代》好聽多了。”
“這歌是誰寫的啊,怎麼沒聽過名字,華夏又有新的乙級才子了?”
“怎麼沈教授的哪個帥學生還會寫歌啊~真是了不得啊~”
“快快出才子卡吧,我要收集啊~~還是我華夏才子形象好啊,那鈴木介真是看得嚇死人。”
如果說水墨畫,大部分觀眾只是覺得很高階,並看不懂水墨畫真正的價值,這次的《義勇軍進行曲》卻是實實在在打動了不少觀眾的心,可以說是一片好評,很少有人說不少的,特別是那些看開幕式直播收聽這歌的人,都能感知那種震撼的情緒。
甚至華青團內部幾乎在第一時間,就邀請了中央文工團著名的紅歌歌手許慶,演唱這首歌的獨唱版本,在今天早上,最新的華夏流行歌曲排行榜上,《義勇軍進行曲》都空降到了第9位的位置,這可是史無前例的。
接到了團委的指示,金陵交通臺,應天人民廣播,江北音樂臺等廣播電臺,都開始在各個廣播節目中播放這首《義勇軍進行曲》。
這歌曲火了,貨真價實的火了……可這事情也不太對勁啊,這歌雖然非常振奮人心,但是如果一般人只聽錄製版,就與現場聽多人合唱的效果差得很遠的,遠遠沒有那時效果震撼,畢竟國歌不是聽的,要唱才有感覺。
在《京都日報》的捧殺下,團委這麼宣傳這首軍歌,實在是捧得有些用力過猛了,會導致那些沒有聽現場版本的人,一旦聽到錄音機裡的獨唱版本,就會有巨大的心領落差,反而會照成反面效果啊……這華青團,果然是渣隊友的代表啊!
果然在第二天的熱線錄音裡,也有很多人提到:“這歌一般般嘛?很平庸啊~”“我覺得很普通啊,沒有廣播裡宣傳的那麼好聽啊。”
正在蘇懷聽錄音時,就被人打斷了,原來是音協的阮明與王磊兩大音樂人來了,今天是約定好他們來幫忙的日子,本該很高興,可兩人面色沉重,顯然是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
“阮顧問,怎麼了?”蘇懷問阮明道。
“《京都日報》又發文表揚我們了……”阮明苦笑著,說著把一本刊物遞給了蘇懷。
京都日報?鬼子的報紙?蘇懷接過一看,這份日本銷量最高的報刊上,封面與副刊都是大篇幅報導了昨天軍事競賽的開幕式,其中在談到陸軍新軍歌義勇軍進行曲時,給予了高度讚揚:
“在現場,當《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時,全場的華夏觀眾都一片沸騰,這首軍歌以勢不可擋的氣勢與悲壯雄渾的韻味,徹底征服了所有觀眾,而這首歌的詞曲作者蘇懷,也獲得比日本號稱‘詞曲天皇’的鈴木介更熱烈的掌聲,這也代表華夏文藝人才的崛起,甚至超越了日本的目前的水平……文化業已經率先做了表率。
作為華青團裡的優秀文化人才,年輕的藝術家蘇懷與金陵市音樂協會,值得所有日本與華夏的年輕藝術家們學習,他無疑代表了華夏音樂人的最高水平。”
蘇懷一看到這個文章吹捧風格,就猛然想起昨天賈委員問他怕不怕被罵……這日本報紙這麼大篇幅吹捧我,看似是讚揚我,實際上根本就之給我拉仇恨啊,實實在在的捧殺……
說什麼我是華夏音樂界代表,我他孃的不過寫了一首軍歌,再好成就也比不是那些老前輩啊,這不是挑撥我與同行之間的關係嗎?
陳大奇與其他華夏詞曲才子,要是看到這篇文章,不氣炸了才怪。
得……這高帽子一戴,肯定是成為同行公敵了……
還好本胖早有準備,要是換成別人,肯定就傻了,本胖決定站到臺前來玩耍,就有這個心理準備,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這是本胖必定要走上的道路,人家孔聖人,還不是被人批判了這麼多年,你們要捧殺我?我這麼重,摔下來看不砸死你們丫的~
“這《京都日報》真是害人不淺啊……可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阮明不安地搖頭道:
“說我們代表了華夏音樂界的最高水平,這不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