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席都有些騷動了,大家都在問:“他說是誰啊?難道是畫協的陳勻?”“或許美院的王鴻鈞吧?”
“大家安靜一下。”主持人潘巖也是乾咳一聲,穩定住現場道:
“既然小蘇老師宣稱有人能一刻鐘之內,畫出《春樹秋霜圖》,我想請問你說的人是誰呢?”
既然華夏畫壇的領軍人物沈俊都做不到,這世上哪裡還有人能做到?
“我。”蘇懷緩緩地站了起來。
啊……?
你……你這個小小的實習劇才子?
眾人第一反應都是,有沒有搞錯啊……?這小子不是腦子有問題吧?
蘇懷這個荒唐的話,就連那些原本支援他的的人,都覺得自己被騙了,怎麼可能嘛!?你個實習劇才子能十五分鐘畫副水墨山水?
這可沈教授,大吳小吳都做不到的事情。
電視機前的邱姝貞,老矮等人,也都是雙手抱著腦袋,驚呼不以:“小蘇老師到底在說什麼!?這世上哪有人15分鐘就畫一副山水畫!?”這蘇懷莫非是腦子突然短路了,怎麼會說自己能十五分鐘畫一副《春樹秋霜圖》啊?
倒是主持人潘巖這時候卻是愉快笑了,這期節目到現在已經是**迭起了,沒想到最有話題的點竟然在最後,他看看了手錶道:
“好,現在離這期節目結束,還有17分鐘,不如小蘇老師現場在這裡跟我們表演一下。畫一副《春樹秋霜圖》怎麼樣?”
潘巖這時候的語氣裡帶著調侃的意味,觀眾席上都響起一陣鬨笑。
沈教授,大吳小吳都是滿臉通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下去了,這蘇懷編故事編的有些太過了,這次真是弄巧成拙了……
只見蘇懷當著全國觀眾,從容點頭道:“可以,麻煩製作組給我找一張大的宣紙來。”睜大你們狗眼,馬上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
啊……這小子還真要表演啊?
這時候很多看過《唐伯虎點秋香》的觀眾都露出會心的笑容,原來蘇懷是來幽默一把嘛,肯定要學“評書故事‘裡的祝枝山,畫出個《小雞啄米圖》什麼的來吧?
橫川路覺得自己今天也是大獲全勝,也樂得看看笑話,主動讓助手找到了作畫用的一卷宣紙,也只有身為畫家的他,會帶著這麼大的宣紙了。
眾人一陣看笑話的氣氛中,只見蘇懷用清水在硯臺中細細調墨,邊調墨邊神色淡然地解釋道:“水墨畫之所以叫水墨,是因為水與厚重的油不同,有一種舒暢,清爽的美觀,最能表現華夏文化中的淳樸,清澈的氣質,所以水墨畫,並非是彩色的,而是隻有白紙墨色而已……沈教授之前用彩墨,只是為了讓大眾更好接受而已。”
這時大家聽著這講解,只覺得是蘇懷在找藉口,根本就是想省下上色這道工序嘛。
潘巖也是笑道:“好,只要是小蘇老師能畫出來,沒有上色我們也認可。”全場的觀眾聽著頓時一陣鬨笑四起,而那些原本支援水墨畫的觀眾,都是滿臉羞愧,只都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譏笑聲中,蘇懷卻是面色平靜,從筆架上仔細跳出幾隻毛筆,然後沾上墨,緩步走到畫紙前……
第六十章 妙筆生花
現場氣氛輕鬆,眾人原本都是覺得滑稽不以,但是見蘇懷拿筆之後,整個氣氛都為之一變,都不自覺感覺此時發出笑聲,有些不雅,偌大的直播間竟然安靜下來。
導播室裡的導播,也發覺氣氛轉變,也急忙地嚷道:“快快~跟著他的筆,鏡頭推上去特寫。”
只見蘇懷拿著毛筆的修長手指,自然放鬆,手掌伸平後束起,腕部保持平直,拇指向上翹起頂著筆桿,中指勾住,執筆姿態與其他畫家那種笨拙地捏著筆的樣子截然不同,既優雅又瀟灑。
很多女觀眾,看到俊秀如玉的蘇懷拿筆的那優雅氣度,心頭就砰砰亂跳,腦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眼睛更是再也離不開他身上了……
只看蘇懷用修長的手指駕馭著毛筆,在紙面上稍稍傾斜用毛尖畫線條,邊轉動筆桿,接著畫的勢隨時調整筆鋒,各種線條就千變萬化的出來了……
只是眾人見他的奇特畫法畫出的線條,非常怪異,根本不像什麼形狀,到底畫的什麼東西根本看不出來。
“這是什麼畫法,怪模怪樣的,一點看不出來像什麼。”
“這個《春樹秋霜圖》……應該是有山,有樹吧?這哪裡像是山,哪裡有樹?”
“搞不懂他在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