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嫡長子、前太子、大家公認的小繼承人會夭折,而邢皇后受不了也跟著去了,再接著邢世傑去江南查案,半路中仇家的埋伏,同時歸厚坊被人為的放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據說邢家沒一個出來的。
永安帝當時震怒,早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說要為邢家報仇,之後朝臣家和民間到處有疑似大內侍衛的人出沒,好幾個有名有勢力的家族悄然無聲就沒了。
其實真要細算算,當年因為邢家一事,死的那才叫多,是如今的廢太子案沒法比的,當年的大臣還因此覺得推測出帝心,覺得皇帝很理智,要保朝野上下安安穩穩呢,結果太子被廢時,永安帝罰了那麼多人,全是公開的!
邢家還活著,還不是隻一個,是一個家族都在,有多少人要重新思量當年的事了,也有的要計劃再和邢家接上關係。
太子就住在皇宮,不過是單獨宮殿獨在一面,有機靈的太監聽說太子親舅舅一家回來了,忙去向太子妃道喜。
太子都是今天才知道自己舅舅一家還活著的,更別說太子妃了,不過太子妃還記得邢家,因為太子對著她懷念過好多次先皇后和邢家,她還陪著掉過淚呢。
想著太子一定會高興的,而且邢世傑一出來便被任命為新一任大理寺正卿,那不就成了今天夏家和曹家一案的主審官嗎?
論邢家和太子的關係,如此不避嫌好嗎?皇上是要偏袒夏家還是怎的……太子忽然被廢又被複立,太子妃是更不明白自己的皇帝公公的心思了……雖然永安帝從沒訓斥給過她臉色,對她生的三個孫女也始終和藹可親的,但她還是怕……
應該是好事吧,她就算不相信永安帝,但邢家避了這麼多年卻主動露面,總不至於是自投羅網來的,太子妃安慰自己該高興的,她讓人準備恭賀邢家迴歸的禮物,同時還讓準備酒宴,說不定太子會把人帶回來呢。
結果真讓太子妃料對了,太子回宮是和邢世傑夫妻一起的,面上是明顯的喜色。
太子妃便歡喜的上前福身,問候太子。
“來,介紹一下,這是我舅舅,這是我舅母,這是我髮妻夏氏,大家都不是外人。”太子自稱和介紹都用了最親近的稱呼,兩邊對他都瞭解,一聽都明白大家的確是太子最親近的人。
太子妃馬上以晚輩的禮來見邢世傑夫妻:“外甥媳婦見過舅舅,舅母。”
“好孩子快起來。”顧氏可不敢讓太子妃真跪倒,她扶住太子妃越看越滿意,“我們夫妻早聽說是名臣夏公的後代做了太子的正妻,可惜沒能參加你們的婚禮,更別說送上到賀的禮物了,我婆婆還在時,是專門準備了外孫子媳婦的見面禮的,可惜她老人家沒看到這一天……”
顧氏說著馬上就拿出一個錦盒,開啟裡面是一對纏絲金鐲,她親手給太子妃帶上:“這是太子的外祖父外祖母當年的吩咐,一定要交給外孫媳婦,今天可算了了這心願。”
“謝外祖父外祖母,謝舅舅,舅母。”太子妃表示感激的再施禮。
“邢家對女人比對男人更看重,體現就在每代媳婦的進門禮物上了,你注意到這金鐲有何特殊之處了嗎?”顧氏問道。
太子妃本不好意思當著送禮人的面反覆檢查金鐲的,再說她以為這就是邢家承認她的證據,可顧氏當眾這麼一問,她不得不注意,這對纏絲金鐲看著也就是做工精細了些,卻不像什麼稀世珍寶,唯一特別的地方,是金鐲上鑲的珍珠,那是兩顆黑色的珍珠。
剛才顧氏親自給她帶鐲子,她看到顧氏左手上帶的戒指了,那上面就有個黑珍珠:“可是這珠子……”
“夏家姑娘就是聰慧過人,”顧氏笑了,“是因為這珍珠,我邢家主編律法又好幾代都管過都察院,得罪的人可不少,為了保家人的平安,家裡老祖宗在江湖上尋得個秘方,把珍珠泡在藥湯裡一些日子,出來的珍珠不但變成黑色,還有解*毒避*毒的效果,具體的功效,一會兒我和你慢慢說。”
“這麼好的東西……”太子妃馬上看向太子,那應該是給太子帶啊!
“所以說邢家對女人比對男人更看重,老祖宗制好這防*毒避*毒的首飾,就宣告是給家裡女人用的,家族要傳下去,還不得靠女人生育後代,你帶著這個不但是保你自己,更是保太子的子嗣。”顧氏不讓太子妃摘下金鐲。
太子也說道:“薇兒你忘了,我自幼在宮裡就服用太醫院特製的湯藥,一般藥物是傷不了我的,倒的確是你得注意,你帶著要能防身了,我也放心些。”
話說到這裡,太子妃只能收下這份重禮,同時也明白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