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3 / 4)

相對於明朝末期並沒有出現質的提高,只不過是開墾的面積更多,種田的人口更多,田地的數量更多,從而帶來的糧食總產量更多,這才養活了好幾億人口而已。

而明朝末期的時候,中國有差不多一億人口,這幾乎是明朝的極限了,人口太多的話,反而帶來了一個巨大的負擔,那就是糧食的供應負擔,沒有足夠的糧食來養活人民的話大家就要揭竿而起推翻你的統治了,李自成不就是這樣的嗎?

而說起來明朝死的也確實是冤枉,小冰河時期在他們這兒停下來不走,結果國內連年天災**,加上東林黨架空了皇帝,使得皇帝的權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地主階層和儒家的實力太強大了,皇帝手中沒錢,地方上沒有人,結果自然是想幹什麼事情都幹不了了。

而如果他們不是處在這樣的時期的話,後金其實還真的只能在關外小打小鬧,構不成致命的威脅,明朝也不是被我大清直接滅掉的。

當時如果把南方的紅薯和土豆等等新的外來引進的農作物在北方推廣開來的話,那麼北方的糧食問題就不會那麼的緊張了,而糧食問題解決了或者是稍稍的緩和了之後,那些造反的人自然就會大大減少,大家能吃飽肚子,誰會沒事拿上劣質的武器上戰場去造反啊,那不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嗎?

只是明朝很悲劇的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反而是清朝發現了這個東西,把紅薯和玉米土豆等等農作物推廣開來之後,就算是小麥、高粱、水稻和慄米的產量不足,那也有這些五穀雜糧的補充,人不至於會餓死,紅薯的生長條件要求很低,漫山遍野,門前屋後都可以種植,就算是土地不是非常的肥沃,也可以種下去。

它們的生命力很頑強,種下去之後基本上就不用管了,等到成熟的季節就收穫就行了,這玩意的產量是真的高,營養價值也不低,還可以儲存著在地窖之中儲存起來,過冬的時候吃一點紅薯,地主家可以減少糧食的消耗,窮人家可以不至於忍飢挨餓。

於是不少人都因為這個東西而活了命,中國的人口也是透過這樣的方式慢慢的成長起來了,從漢朝時期的6000萬人口,一直到明朝中葉的一億人口,中國用了1800年,但是在清朝這個人口數翻了好幾倍!

第四百七十九章 農場的第一份收穫

“這紅薯長的還真的是茁壯啊!”

眾人都有些感嘆,這些紅薯長得綠油油的,一片片的葉子都很新鮮很鮮綠,藤蔓之間幾乎看不到衰老的那些枯葉和老葉子。

這樣的情況,一般只有在新種植的植物身上才會出現,那些植物處於最初的生長期,基本上都是將所有的能量都用在了生長上面了,所以幾乎所有的葉子都是嫩葉,都是綠油油的新葉子,這樣的葉子別說是牛了,人看到了都想去咬一口,紅薯的葉子和葉杆也是可以吃的,這也可以做成一道菜,不過要稍稍麻煩一點,上面的皮要去掉,不然的話有點嵌牙齒。

“這樣的情況不是應該是植物處於幼年期的情況嗎?王隊,這紅薯真的熟了嗎?我記得這些東西種下去不過才一個月的時間啊!”

工人們本來心裡就憋著疑問的,才一個月的時間,或許有一點點的紅薯長出來了,但是那些紅薯肯定非常小,因為這個時候紅薯的藤葉都在用力的生長,哪有時間結果。

但是他們並沒有說出來,因為老闆這邊已經打了好幾次臉了。

但是這個時候看到這塊試驗田的紅薯是這個情況,這個長勢,他們就終於忍不住把這個話說出來了。

王兆文心裡其實一樣有些忐忑,但是這個時候來都來了,那就先扒開一個看一看,要是真的沒有紅薯的話,他們再去跟老闆說,那也比較好說一點,像這樣直接就走了的話,那是不太合適的。

“先找一塊地方挖挖看,說不定裡面長了紅薯呢,這麼茂盛的藤蔓,裡面沒有紅薯才奇怪了!”

他說出了這番話,心裡卻不太相信這紅薯能有什麼產出,這藤葉都太嫩了,完全就沒有長多長時間嘛!

老闆是不是弄錯了啊?王兆文又懷疑起來了。

不夠他既然都這樣說了,大家自然也就照辦了。

很快,大家扯斷了幾個地方的紅薯藤,露出了被茂密的紅薯藤葉遮蓋住的土埂。

挖紅薯,第一步就是要把藤蔓剪短,有些人會比較省事的直接扯斷,但是因為紅薯的藤蔓下面就是果實,粗暴的扯斷的話,會讓果實上面受傷,出現斷口,這樣的斷口會使得紅薯的保質期變短,容易變壞。

所以大家在收穫的時候,一般都是用鐮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