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然後利用這一標準重新來衡量空氣質量之後,發現以前的什麼輕度汙染、中度汙染紛紛爆表了,因為以前的空氣檢測採用的主要是pm10計算的,而大量的細顆粒汙染物沒有被算進來,直到美國人的大使館定期公佈了相關的資料之後,這塊遮羞布才算是真正的捂不住了。
也是從2010年開始,整個中國關於空氣汙染的討論和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歇過。
不過2011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面中國的gdp取得了接近10%的告訴增長,而中國已經在2010年就取代了日本的第二經濟體的地位,作為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還能擁有這樣驚人的增長速度,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在歐洲的時候,林全就感受到了,歐洲各國的媒體對於中國的關注度非常的高,他在法國和德國看到的很多媒體,無論是紙質傳媒還是電視傳媒,都對中國的新聞很感興趣,經常有中國的新聞見諸報端,電視上關於中國經濟的爭論也很常見,而據丹尼絲所說,在英國,因為倫敦是世界上的金融中心之一,所以英國人對於中國的關注是更高一些的。
而他們討論出來的結果其實跟國內大家的結論是差不多的,那就是中國在利用自己的廉價勞動力製造出低成本的產品,在全球搶佔市場,但是因為太多的工廠的執行,導致了中國有著非常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這種環境問題是典型的經濟粗放式發展的併發症,在西方社會這樣的慘痛代價他們也都經過。
其中美國和英國都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