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們文盲率很高的,他們未必會認得字,就算是識字那也肯定不認識漢字,嘿嘿,真是一個好主意。
施泰格見林全爽快的答應了,心裡面當然是十分的高興的,他作為尼日農業部的幹事,其實身上的壓力很大的,隨著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氣象的持續,全球的降雨分佈都發生了變化,降雨開始逐漸向高緯度的地方轉移,在赤道附近的降雨開始減少,他們這裡是沙漠,本來降雨量就很少,這個時候降雨量在減少,情況對他們越來越不利了,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就是每年的雨季時間變短了,而旱季的時間則變長了。
今年看這個架勢,旱季最起碼要到五月下旬才會結束,現在才三月下旬,這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在這兩個月沒有降雨的時間裡面,農民們其實什麼都做不了,以前他們都是在地下挖水井,取地下水來灌溉,但是聯合國的專家來了之後,認為這種方式對於地下水是極大的浪費,利用率不高不說,還會讓大量的水分蒸發掉,而沙漠地區的雲層會被風吹走,到了雨季降雨量甚至都不足以密佈旱季時候對地下水的消耗,所以地下水位這幾年出現了下降的情況,這讓尼日人感到非常的緊張。
他們全國絕大部分的人口和產糧區都集中在首都尼亞美和尼日河附近,尼日河是一條水流量比較大的河流,這裡是不會斷流的,所以農業發展需要的水資源有了保障。
不過隨著北邊沙漠化趨勢的擴散,南邊的情況也在出現改變,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了,若是北邊防沙治沙沒能取得效果的話,相信用不了幾年,南邊也會出現嚴重的土地沙漠化,到時候再想挽救就可能來不及了,這也是尼日這個窮國這麼注重防沙治沙的原因,事關國家的生死存亡,就算是懶惰的非洲人,也會有壓力和緊迫感。
ps:起點的後臺實在是讓人無語,根本就登不進來,卡死,白版、不出章節框。。。。。。。。無語
第七十章 種活一棵樹5美金!
“這塊沙漠的底下水位似乎比我們之前考察的那些地方要低一些!”
格瑞姆和施泰格在林全院子的水井邊上拿出了丈量裝置測量了一下水位,他們的車上有很多的儀器,揹包上也帶了不少,有一些測量井水的成分,有測量酸鹼度,還有測量當地海拔的,兩人下來考察其實還是有一些的本事的。
而且這個時候他們更加相信自己得到的資料,按理說,同樣是沙漠地區,林全這邊的樹木可以種活,其他的地區未必不行,之所以存在差異,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地方的環境不同吧,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分析出來的,透過各種儀器檢測,比如光照時間、溫度、溼度和風力,以及土壤的成分,地下水位的深度等等。
兩個人忙的不亦樂乎,林全看得一頭霧水,只知道這些傢伙在研究什麼,但是沒看懂他們要做什麼。
其實格瑞姆和施泰格實在儲存資料,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分析總結的,而在這一過程中,分析採集資料就很關鍵了,以後可以透過分析這些資料庫得到經驗和教訓。
“這裡的沙漠化比較嚴重,按理說地質條件只能算是c級,但是為什麼他這農場的樹木存活率是最高的?”
兩人得出了一大堆的結果,但是最終的結果卻讓他們感到疑惑不已。
林全所在的這個農場其實距離泰盧河還比較的遠,而受到泰盧河的影響,附近沙漠地區的地下水位也會隨著泰盧河的水位變化而變化,而且由於阿加德茲附近本來就有很多的綠洲,地下水比較的豐富,所以才能在這裡建立一座城市,雖然城市的規模不大,只有7…8萬人定居,但是這是在一片沙漠的包圍之中建立起來的,能養活七八萬已經很了不起了。
兩人帶著一堆的疑問,又過來詢問林全用了什麼特殊的辦法,才讓這裡的樹木存活這麼多。
林全呵呵一笑,指了指自己的心,用語重心長的語氣說道:“要用心!”
兩人半信半疑,但是確實是找不出其他的什麼原因,難道是來自東亞的農民比本地的農民更加適合這項工作一些?
林全當然不會告訴他們真正的原因了,這實際上是不能說出來的。
“林先生,鑑於你的這個農場的情況比其他的地方都要好,我們打算擴大你這個農場的規模!你看有沒有什麼意見!”
施泰格在考察完了之後,趁著格瑞姆去看林全種的蔬菜的時候,找到了他。
林全一愣!擴大規模?啥意思?要增加投資還是要給自己指派幫手?
“是這樣的,我們這邊能夠提供一些人力,讓你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