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被別人以某種方式,比如間諜或偵察衛星發現後,情報合作方通常採用的應對方式,往往都是沉默不語……”
“哦,這能行嗎?”
“就算不行,又能怎麼辦呢?總不能去給人家解釋吧?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事情誰也不會去幹的。實際上,吵歸吵,鬧歸鬧,反正無法核實,無法拿到真憑實據,就是吵破天,也是沒用的。”張錚解釋道。
“這不就是耍賴皮的戰術嗎。”
“你說得沒有錯,這種戰術是處理這種問題的最好辦法。”
“張老弟,我曾經聽一個朋友說,米國在伊朗設有雷達監聽站,用來監聽蘇聯的戰略武器發射試驗,這會是真的嗎?”王林問道。
“是真的。早在1950年,米國就在伊朗境內建立了第一個針對蘇聯導彈試驗的監聽站。後來,米國對蘇監聽不斷升級,並逐步建立了以伊朗站為主,土耳其站為輔的南部監視網;以挪威為主,英國為輔的北部監聽網;以阿拉斯加為主,日本為輔的東部監聽網;以及以澳大利亞站和海上監聽船組成的機動監聽網,形成了對蘇聯戰略武器試驗的全球監聽網路。但是,直到29年後的今年,在伊朗發生了伊斯蘭革命,憤怒的伊朗人民,封閉了美國在伊朗的監聽站後,米國與這些國家情報合作的真相才被逐漸暴露了出來。”
“啊!這規模也太大了,怎麼就沒有被及時發現呢?”王林道。
“其實,米國的監聽網路早就被發現了,但就像我剛才說的那樣,當事人不作聲,別人又拿不出真憑實據,炒一段時間後,就風平浪靜了。”
“張兄弟,丁副總理的第二個問題,你感覺好解決嗎?”王林問道。
“我們雷霆的業務之一,就是走私軍火,利用我們的渠道,什麼樣的先進武器都能夠搞到。所以,這個問題最簡單了。”
“第三個問題呢?”
“第三個問題,難度倒是不大,但是需要時間。”
“為什麼?”
“王大哥,你想呀?我們國家剛剛從那個亂哄哄的十年浩劫中走出來,我們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剛剛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你得給人家境外的人一個認識的過程吧?人家來投資,投的可是真金白銀,如果國家政策不穩定,誰不擔心呀?”
“張老弟說的有道理,有了好的政策,還必須有好的投資環境,否則,誰也不敢來這裡投資的。不過,我就納悶了,你們公司可是最早到國內投資的,你們怎麼就不怕嗎?”
“我們的金錢都是用命換來的,當然也怕了。”
“可你們不還是義無反顧的到國內來投資了嗎?”王林道。
“我們怕是怕,但是有丁副總理做後臺,我們就不怕了。丁副總理既然邀請我們到國內來投資,不會不管我們的死活吧?再說了,我們是第一批來國內投資的,如果由於政策不穩,投資環境太差,讓我們賠個精光,呆不下去,捲鋪蓋滾蛋的話,以後誰還敢來華夏國投資啊?王大哥,你說是不是?”
“哈哈!丁副總理好不容易將你們請來,哪能輕易放你走啊。其實,你早就知道,現在來國內投資,才是最好的時候。雖然,現在由於基礎薄弱,物資匱乏,條件較差,工作起來比較辛苦。但正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機遇與挑戰並存,困難和希望同在。現在,由於人工成本,物資成本,生活成本等非常低廉,獲得的投資利潤,一定是最可觀的。經過幾年或十幾年後,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各項成本必將會大幅提高,到那時候再來投資的話,所獲得的利潤,就沒有現在這麼高了。”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大忽悠(二更求花)
“哦,進度蠻快的嗎?對了,我聽說,你手裡還有兩個醫藥專案,你打算投在哪裡?”郭登科問道。
“不瞞市長,我手裡的確還有兩個醫藥專案,具體投資地點,一個已經基本確定,但還沒有與當地政府商談。另一個專案的投資地點正在進行考察中,還沒有最後確定。”
“這兩個專案都進行論證了嗎?”
“已經進行了初步論證。”
“前景如何?”
“根據市場調研的結果看,市場前景應該比那個化妝品還要大的多。”
“哦,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兩個產品,更適合普羅大眾,消費人群應該更多,因此,其經濟效益也會更好。”
“哦,這是兩種什麼藥品?”
“一種是快速止血癒合藥品。在這次濟北火車站黑幫火併事件中,在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