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的就是一個人的眼力和見識,不過真正有勇氣去砸寶的卻很少,但是偶爾也能夠碰到,所以集真館以此吸引了不少客人。”
聽了王彪的解釋,林凡與周小林都有點難以置信,沒有想到還有人這樣玩寶的。不過想必這樣的人要麼是真正的鑑定師,要麼是錢多燒得慌的,只是這個創意倒是借取了華央電視臺的一個節目。
就在這時,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帶著五六個人進來了。令林凡等人感到奇怪的是,老者周圍的那些男男女女都比較年輕,只比林凡他們大二三歲左右的樣子。
“你們來看,這邊是陶瓷藏品,在鑑定的時候就要注意,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窯口出品的陶瓷製品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特色,例如所採用的原料、火候、造型、紋飾、手法等。
即使用現代技術高仿的贗品,只要仔細觀察比對,還是會發現贗品是無法做到完全一致的模仿。
常見的鑑定真偽方法有:看刀法是否流暢自然;釉面無耀眼浮光;用獸皮去擦可見極細小的細紋;真正出土的古董陶瓷上的土鏽是滲入到瓷器裡的,而仿製品的土鏽經過反覆擦拭是可以去除的;聽音,瓷器因年代、原料、窯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