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大了起來。“論治國理政,行軍用兵,你哪能比得上我?我憑什麼要受你的指揮,跟你一起去當蒙古人的奴才?這個天下,應該由最聰明的人來掌控,而我,相信自己絕不會輸給任何人!”
血光濺起,成昆看到了自己無頭的身體,陳友諒後面所說的話,便沒有聽清。“說起來,我還要謝謝你呢,師父。是你剷除了明教五散人,消除了明教在徐壽輝軍中的影響。現在有了你的人頭,我就可以更進一步了。呵呵,如今天完國中,除了我,還有誰能讓徐壽輝託付國政呢?”
陳友諒提著成昆的頭顱,走到地圖旁,像一個君王一樣俯瞰著全國的領土。“蒙元朝廷?冢中枯骨而已。張士誠,方國珍?守戶之犬罷了。”他的目光,忽然停留在了地圖的東南方,那裡有一支新崛起的勢力——朱元璋。“金陵重地,六朝都會,應該掌握在我的手中才對!待我統一大江以南,揮師北伐,剿滅蒙元,重立漢統。自古豪傑,孰能於我相比!”
至正十七年,天完國丞相倪文俊心懷叵測,企圖暗殺徐壽輝,篡奪帝位。其陰謀敗露後,自漢陽逃往黃州,被陳友諒所捕殺。徐壽輝感念陳友諒匡扶之功,任命他為平章政事,總攬軍政大權。
一年後(至正十八年),陳友諒揮軍南下,陷安慶,破龍興、瑞州,分兵取邵武、吉安,入撫州,又破建昌、贛、汀、信、衢,兵鋒所指,攻無不克,盡有江西、湖廣之地。
兩年後(至正十九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左右侍臣,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於採石,自立為帝。建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以滅元復漢為號召。
第一卷 倚天屠龍 第十七章 丈夫之志不可摧
“元軍是搗什麼鬼?”鳳翔城外的義軍看到元兵在城頭立起一個高臺,又在附近堆了許多柴禾,紛紛湧出營寨觀看。卻見元軍豎起一根木柱,接著押出一個男子,將他縛在了高臺之上。
營外的騷動很快傳到了主將李武那裡。當他走出營帳,向城頭望去時,卻被嚇了一跳。作為曾經的明教五行旗堂主,他自然識得光明左使楊逍。可是武功卓絕的楊左使,怎麼會落入韃子手中?
“城下的叛賊聽著,你們的明教首腦,光明左使楊逍,已經被朝廷擒獲。在你們投降之前,他再也得不到一滴水,一粒飯!”聽到韃子的叫喊,李武顧不上元軍弓箭的威脅,向城門衝去。
“李堂主,不要再往前了!你再向前一步,我就自斷心脈!”楊逍厲聲喝道。察罕帖木兒為了讓他多堅持幾天,解去了他身上的十香軟筋散。為了防止楊逍逃脫,他又斬斷了楊逍的手腳筋脈。現在即便得救,自己也成為了廢人。他之所以堅持到現在,只是為了說幾句話。
“李堂主,諸位教中兄弟!楊某一人死不足惜,諸位切勿忘了本教反元大業!來日攻破大都,將元廷付之一炬,楊某在地下,等著各位兄弟的捷報!”
“楊左使!”李武聽了他類似遺言般的話,以拳砸地,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楊逍忽然大聲唱道:“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唱了片刻,歌聲驟然止歇,卻是楊逍已經自絕心脈而死。他知道元軍縛他出來,必有詭計。他只是將計就計,向諸位教中兄弟申明反元大義。等到遺言說完,當即果斷自盡,絕不給元軍留下任何機會。
“楊左使!”李武伏地大哭數聲,猛地跳了起來,大聲號令道:“兄弟們,今日誓破鳳翔,屠盡城中韃子,為楊左使復仇!”他拔出腰刀,第一個向城頭衝了上去。
“為楊左使復仇!”城外的義軍們一起吶喊著向城牆衝來,憤怒的聲浪似是要把城牆沖垮一樣。面對元軍的箭雨木石,義軍上下竟是無人退讓。前排的戰友倒下,後面的人立刻衝上。不到片刻間,城防已經是岌岌可危。
“大人,叛賊攻勢凌厲,城防告急!”察罕帖木兒聽到軍報,卻一點也不著急。他慢慢地抽出自己的腰刀,用絲巾仔細地擦拭著刀刃。鎮靜的神態,讓信使也平靜了下來。
“算起來,李思齊的軍隊也該到了。”察罕帖木兒走出府邸,騎上了自己的愛騎。在他身後,排列著五百整齊的騎兵。這些騎兵自至正十二年起隨察罕帖木兒起兵,追隨著他轉戰天下,可謂當世最強的騎兵之一。
城牆上忽然傳來了元軍的歡呼,遠方數千鐵騎,如怒濤般殺入了義軍的陣型。義軍全軍攻城,後陣極是脆弱,被元軍鐵騎一衝,立刻崩散。正是李思齊的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