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差不多了,現在要代入主持人來進行角色定位,這一步對綜藝節目來說相當重要。就像大家看到小s在節目裡插科打諢,佔便宜吃豆腐,開玩笑沒底線,甚至被喊嘴賤。但私底下這貨是出了名的膽小鬼,而且相當不會吵架,每每被阿雅能說的血壓上升幾百度。這就是節目角色定位,說起來就跟演戲一樣,在節目上需要你固定的體現出一種形象。
臺前幕後差別大的藝人多了去了,但在熒幕前保證一個角色定位,就跟每個人在社會中有彼此的工作分工一樣重要。都是領導,那誰來幹活。都在笑,那誰來哭給大家做對比。角色定位就是給幾個主持,分出主次,分出彼此要負責的部分,完善每個人要擔當的形象。這樣才會組成一個完整內容,豐富節目層次。
看起來是簡單的事情,實際上一點不比導演拍電影選演員簡單。演戲有試鏡,錄綜藝節目也有試錄。不過前提是起碼要劃定一個範圍,再讓人家來試錄。現在製作組就遇上了這個麻煩,選主持人的煩惱。
一個大製作不差錢的大製作,也有自己的煩惱,就是可選的人太寬泛。如果只給五萬塊,那就太好辦了,隨便找幾個小咖就好。錢多,可挑的就多。只有杜翰文一個是確定的,按照最少四個主持人的原則,剩下三個就很難辦。
開始有策劃提過,直接找憲哥來。剩下兩位就可以找邰志源,或者其他這一類的角色來頂就好。但搭配起來,大家就覺得很怪,感覺都是互有個性的藝人,衝突感是有,但缺乏衝突之中的融合。
好比憲哥和瓜哥,現在都是一線主持,兩人一起主持一檔節目,那大家就會覺得有點怪。到底是走憲哥的風格,還是瓜哥的風格。綜藝需要戲劇的衝突,更需要一種平衡。
所以把杜翰文給找來了,想從這唯一確定的主持人這,找一點感覺。讓杜翰文從自己的感覺出發,去設定一套主持班子,大家作為參考,再去發散思維。
這個問題著實把杜翰文也給難住了,如果是最初什麼都不懂,那杜翰文就隨便說了,自己喜歡的主持都往裡邊加。但幾個月過去,杜翰文不是最初那個娛樂圈新丁,開始明白,一個節目不是明星堆砌就能解決問題的。也不是你覺得他適合扮醜,就能融入進一個主持班子。
“沒事,你覺得誰可能跟你比較搭,或者你比較喜歡誰的主持風格,都可以提。”心如姐看出杜翰文的難處,還寬慰著。
把白板上的名字濾了一遍,杜翰文決定開口了,“心如姐,我覺得既然我們都已經是史上最初戶外綜藝節目了,這些人,真的可以沒必要再考慮了吧。”
杜翰文一句話差點把會議室眾多策劃驚掉下巴,白板上都是什麼人,綜藝圈從一線到二線,幾乎完全囊括,你告訴我們這些人你都不願意合作?大哥,有沒有搞清自己位置啊,你剛有點名氣,但圈內二線都夠不上。每年忽然紅的人真的不少,流星知道吧,基本都消失了,別太把自己當根蔥。
好在杜翰文接下來補救了一下,“我是覺得啟用些新人,再用一位業內有經驗的老人帶就足夠了。如果真是要憲哥來,或者瓜哥,乃哥,那節目還能照著咱們設想的風格進行嗎?”
對啊,這是個問題。眾策劃們沉思起來,光想著預算多,可以上大咖,卻沒有去細想一個大咖給節目帶來的風格問題。這些一線主持,能矗立不倒,是因為有了自己深受歡迎的主持風格。問題來了,咱們這個號稱世上最初的戶外綜藝節目,那些大哥適應嗎?萬一喧賓奪主,節目成為他的風格,那有些遊戲就進行不下去了。再往深了想,你敢讓大哥去坐貨車車廂吹風去臺南嗎?哪個策劃去給大哥對這個稿,想死了吧。
瞧大家真的意識到一些舊思維需要做改變,杜翰文才提出自己的想法,“我覺得節目那麼多預算,應該用在製作的精細度上,而不是想著可以付多少錢通告費。這樣,咱們說不定可以去海外,做海外特輯。哪個節目可以去海外做特輯?咱們可以從大咖的通告費裡省出來。”
心如姐默默點點頭,海外特輯,不是沒想過,但還真沒打算從通告費裡可以省出來。如果啟用新人的話,這個想法,確實有可行性。
這時候杜翰文才說出自己覺得可行的搭檔,“我認為,如果是四人主持班底的話,現在在《二十一世紀新人歌唱排行榜》裡做助理主持的nono,咻比嘟嘩的小鐘都很合適,現在在家等戲演,原來紅孩兒的團長,馬幗賢也不錯。最近在《連環炮》有偶爾演出的宏都拉斯很有意思,還有…”
“等一下…”心如姐忽然叫停杜翰文,饒有興趣的看著杜翰文,“你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