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他們所堅持的信仰——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與世長存!
若沒有當時很多人抱有的這種堅定想法,為了同一個目標、同一個理想,投身於偉大的工業建設當中,將自己青春、自己的熱血、自己的生命揮灑在那時還是一片蠻荒貧瘠的工業廢土之上,肯定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偉大成就。。。。。工業範圍涵蓋了39個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由建國前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貧窮國家,只用了六十年,便成長為全球唯一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
這世上沒有什麼東西會是憑空得來的,孫芳林還記得自己認識的人裡面,有的放棄了自身在國外的優渥生活、光明前途,毅然決然地穿過各種封鎖回到了國內;有的不顧家人朋友的勸阻,拋下了幸福的家庭、安穩的工作,投身到苦寒之邊進行無比艱難的重建事業。
若沒有和他們一樣的千千萬萬的人的付出,國家絕不會像現在這樣強大、繁榮,依然還會是那個絕大多數工業產品都需要進口,一臺電視機、一個電冰箱都必須賣出天價的工業弱國。任何和工業沾邊的東西都需要一個人數月乃至數年的勞作才能購買得起,而不是像現在一樣,許多工業產品成了白菜價,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就能買得起絕大多數的數碼電子產品。
這種神奇的變化,全都是因為無數人心目中,那貫穿在行動裡面的敢於奉獻自己的精神。
正是這一點一滴的努力,匯聚成他們現在看到的今天。從此,不用再受制於那些西方國家,擺脫了他們依靠強盛的工業實力對我們的國家、對我們的人民進行的長期吸血貿易,真正地創造出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全的偉大奇蹟!
同樣的,除了這些無法留下姓名的英雄所凝鑄成的堅實路基外,在這個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裡面起到相當重要作用的,還有那些天才們所創造的奪目光輝。
現在的人恐怕已經無法體驗到那時的困難情景,試問一句,能躺著數錢,又有誰會放棄自己建立在工業實力不平等之上那些唾手可得的誘人利益?縱使國家有心摘掉自己貧困農業國的帽子,在以西方國家為代表的那些工業國家的嚴密封鎖下,也是有心無力。
舉目四望,當時國內,基本沒剩下多少工業建設的基礎,前路可以說是一片斷絕。
八年抗戰、四年解放戰爭,再加上民·國時期持續了幾十年的軍閥混戰,常年的破壞讓一切都變得滿目蒼夷。從南到北,在大部分國土之上蔓延的戰火,把好不容易積攢的那點家底打的是稀巴爛,縱有當時世界第一的人口又能怎麼樣,沒有工業基礎,還不是和滿·清一樣,只能被西方國家用堅船利炮強行轟開國門,進行經濟殖民,最終淪為毫無希望的兩腳羊,由著別人一遍一遍地剪羊毛。
可就是在這樣艱難困苦的背景之下,建國後,僅僅只用了幾十年就將西方國家數百年走過的路完成了一遍,從兩彈一星到機床製造、從資訊化公路建設到超級計算機開發等等,若沒有這些天才們的靈光一閃,在黑暗道路上放出的光芒指引,即便我們同樣能夠完成現代化的工業建設,但時間上無疑會晚掉太多,很可能還和現在的印度一樣,擁有著遠比我們當初更好的條件和基礎,卻依然戴著“萬國造”的牌子甩不掉。
所以,他能夠明白崔啟明的想法,對於在自己組織的機器人大賽上,居然可以發現這樣的一個天才,真的是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和欣喜若狂。更別說,其完成的作品,是連那些西方發達國家都沒有完全開發出來的人工智慧程式,這種迫切的願望就更大了。
雖然我不能成就偉大,但我可以讓偉大變得更加偉大!
孫芳林想了想,突然鄭重地向崔啟明說道:“謝謝老弟的提醒,我知道該怎麼做了,這已經無關一個公司的興衰,而是我們這代人的希望所在,所以,請放心,不管事情最後成不成,我都會用最誠懇的態度去和他們談。。。。。。”
這既是他的保證,也是他的承諾。
說真的,孫芳林已經很久沒有這種熱血沸騰到不顧一切的感覺,彷彿重新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一切都充滿了理想,一切都充滿了幹勁。
然而與孫芳林相比,還有一批人卻是另外一種感受。
“他們來了。。。。。。”
當梁羽、歐陽意兩個被劉文波上校帶著人送回來的時候,守在會展中心的那些公司代表先是一陣大喜。
他們終於看到人了,只要作為關鍵的梁羽沒走,所有人就還有機會。大不了使出些非常手段,對付一個普通人,擁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