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2 / 4)

小說:崛起大導演 作者:雙曲線

持人看了一眼手中的主持稿;說;“我是馮導和萬導的忠實粉絲;您們二位的電影我都看過;特別喜歡《我的野蠻女友》和《甲方乙方》。今天藉著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光;在我們銀川大學舉辦這樣一次《通緝令》拍攝記錄片的見面會。那;兩位導演請看;我們身後的大螢幕上;就是紀錄片;裡面有很多的關於如何拍攝《通緝令》的花絮;我們就邊看邊聊吧。”

大螢幕上的畫面;都是一部數字攝像機拍攝的拍戲現場。偶爾也會有一些剪掉的鏡頭出現在裡面。也沒有旁白;聲音都是拍攝的時候附帶的。

一開始就是一段萬孝給演員說戲的畫面。

那時候還是三月天;萬孝穿著一件羽絨服。在綠色背景的攝影棚中。跟周閏發說著什麼。因為拍攝距離比較遠。聽不清;只看到萬孝在比劃著手腳;周閏發時不時的點頭。

“這是發哥。”萬孝指著螢幕;解釋了一下。“那時候在拍特效鏡頭;做3d的全景人物建模;發哥的很多鏡頭;都是特效做出來的。”

主持人問的就有些小白了:“是不是像好萊塢大片裡的那種效果;《星球大戰》裡面;各種各樣很奇怪的生物。這些都是怎麼用特效做出來的?”

“其實特效說白了;就是把現實中的人或者物;分解成一個一個細小的模組。透過調整模組的組合;來達到讓虛擬人物可以做出來各種各樣複雜的高難度動作。現在好萊塢的特效技術水平非常高了。做出來的效果足以以假亂真;你根本分不清哪個是假的哪個是真的。”

“《通緝令》也是大量的做特效場面嗎?”

“有一部分是特效場面;大部分還是實景拍攝;然後透過摳像、填充、嫁接之類的手段;把畫面做的非常龐大……你看大螢幕上。這一段就是拍飛車刺殺的時候;總共用了三層畫面的鑲嵌;第一層演員在攝影棚裡的動作和表情;第二層是特技隊做飛車表演;第三層就是外景畫面拍攝;然後三個鏡頭嵌合在一起;就是一幕完美的鏡頭。”

畫面上;先是陳昆對著鏡頭表演表情;接著是一個大的攝影棚;把汽車吊起來翻轉;最後就是外景的鏡頭翻轉。畫面轉換;就成了車子飛起來;陳昆從飛起來的車子裡開槍刺殺;整個鏡頭以一幀一幀的速度進行;看起來衝擊感十足。

“哇;這樣的特效手段;真厲害。”主持人驚訝的說。

馮小崗也有點動容:“要不怎麼是6000萬美元的大製作;這一分鐘起碼幾百萬人民幣花下去吧?”

萬孝點頭:“可不是嗎;這協面都是一幀一幀拼起來的;一秒24幀一分鐘就是1440幀;單純的拼出來一幀不費多少錢;但是它耗時間啊;時間就是金錢。一部電影你做十分鐘二十分鐘的特效鏡頭;這就不得了了。我可以這麼說吧;這6000萬美元的成本;花在拍攝上的1000萬不到;剩下的都燒特效去了。”

“哇;這麼多前花在一部中國電影上;感覺特別不可思議。國內好像很少有導演;會去拍特效大片。”

馮小崗說:“一個是沒錢;二個是沒技術;拍特效片比你拍文藝片還講究。我剛才看了一下;孝的劇組用的都是攝影機;這是昂貴貨;國內沒幾個導演用過;我也只用過一次。技術差距上;就很明顯了。”

“那萬導給我們說說拍特效大片的心得唄?”

萬孝有些感慨:“我一直很重視電影拍攝的技術;說句不好聽的;內地導演;用過攝影機的一個巴掌數的過來。這個攝影機其實不算什麼;在好萊塢很普及;但凡想拍點好的畫面;都用這個;還有索尼的也不錯。沒有用過這些攝像機;大片就不是合格的大片。沒有拍大片你就不知道人類可以創造出什麼;這是超越想象力界限的。”

正好大螢幕的畫面中;播放了一段特意準備的片花。

陳昆單挑整個紡織工廠;子彈對撞;換槍換彈夾;一個動作接一個動作。絕對不是人類能做到的事情。

“啊。”底下的不少學生都驚撥出來;畫面太刺激了。

而這也正好映照了萬孝的話;特效改變了電影;也改變了人類的想象力。

“很多導演都想拍大片證明自己;因此去好萊塢;因為大片可以承載導演無盡的想象空間。不過很遺憾的說;在華人導演中;拍攝技術似乎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很多導演不知道什麼是特效;特效是怎麼拍出來;他也不會配合特效拍攝鏡頭。這些都會制約華語大片的出現。”

“看得出來萬導對特效特別推崇。馮導您對特效怎麼看?”

馮小崗翹著二郎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