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003年過去了;新的一年2004年到來了。
第二天一大早;蘇雅就打來電話。
“在家幹什麼呢?年初二我家請客;帶上叔叔阿姨小弟小妹;過來我家吃飯。”
“年初二就去?”
“是呀;你們這不是不在老家過年嗎;我問過阿姨了;他們年初四就回老家去拜年;到時候就沒時間了。”
“我媽安排年初四回去?我說;我怎麼感覺這麼不對勁呢;我這個當兒子的都沒告訴一聲;怎麼你就知道了。你跟我媽私下裡還通電話來著?”
“我跟阿姨聊得來;不行啊。”
“羨慕嫉妒恨!”
“不跟你多說了;我還要去親戚家拜年;明天說好了;來我家吃飯;我爸媽都安排好了;明天只請家裡親戚;省的叔叔阿姨來了不自在。”
萬孝愣了幾秒;才說:“受寵若驚啊。”
“切;如今我在家裡的地位直線上升;我是大老闆;我媽的首飾都是我花錢買的;我爸買不起;被我媽鄙視死了。對於我這位大老闆的朋友;自然是要慎重對待嘍。拜拜啦;我要出門了。”
“拜拜。”萬孝砸吧砸吧嘴;有說不出來的感覺。
不過感覺很快就被打斷;雖然是大年初一;可來家裡登門拜年的人一個也不少。公司在廄的高階管理;基本上都開車過來送了禮;送完就走。如劉洋等人;倒是賴在這裡看電視;等吃飯。
原本萬孝還在想;大年初一不用再老家過年;能逃過一劫;輕鬆一下。
畢竟年初一都是拜會家裡的親戚。
可現在社會的風氣;年初一不去拜會領導;就說明了你不尊重領導;不敬畏敬重領導。萬孝不在乎這一套;公司下面的人不能不在乎;蘇雅家裡去不了;都擠萬孝這邊來了。
“劉洋;別光顧著看電視;幫我招呼一下客人。”笑累了;萬孝開始安排小弟幹事了。劉洋現在就是他的小弟。萬孝也準備讓劉洋再跟著幹一兩年;就把他放出去自己執導電影去。
忙完了年初一;年初二去了蘇雅家拜年;年初三萬孝也開了一頓飯;把蘇雅和蘇雅的爸媽給叫過來了。年初四;萬孝父母和弟弟妹妹回老家去過年;萬孝開始在廄四處吃飯。
到了年初五;《風聲》的又一週票房出爐。
受到過年的影響;加上上映已經一個月了;本週只有1200萬人民幣進賬。總票房堆高到27600萬人民幣。不過幾天年過完後。機關單位開始上班。威力也顯現出來;新一週《風聲》竟然拿下1400萬人民幣;比上一週還要高;總票房29000萬人民幣。
隨後就是進入了衰退期。票房增長陷入緩慢。
但再緩慢也阻止不了;眾人對《風聲》的關注;因為;票房已經無限接近於3億大關。
自從98年的《泰坦尼克號》之後;內地影市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3億票房的電影了;好萊塢大片不行;國產電影更不行;備受期待的《英雄》也在罵聲中止步2。5億。
現在;所有的期待。都放在了《風聲》之上。
“3億雖然不是極限;卻是中國電影的一道坎;邁過去;我們就知道市場有無限可能;邁不過去。市場依然艱難!”——《中國電影報》。
“《風聲》會是千萬票房時代的終結嗎?”——《人民日報》也對此發表了社論;賀喜中國電影產業;漸漸步入億元票房市場。
萬眾矚目中。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票房一點一點彙報上來。
2月5號;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光網紅字屠版。
引得眾網友驚歎;眾媒體爭相報道;眾電影人現出不同表情。
“這只是一個數字;卻是萬千人的期待。”
“從94年電影市場改制;到04年的今天;中國電影十年商業化腳步;一刻未曾停止。”
“壓在國產電影頭頂的巨石《泰坦尼克號》依舊高懸;但是;反抗的時代來了!”
“我們要套用一句名言;這是《風聲》的一小步;卻是中國電影的一大步。”
“主旋律不再是毒藥;國產電影不再是瘟疫。”
“我們拍的電影有人看;很多人看語電影萬歲!”
“《風聲》……破3億票房了!”
歷時四十五天的上映;電影終於在鞭炮齊鳴聲中;越過了一道宛若絕壁的大關。
到2月中旬電影下畫;總票房定格在30550萬人民幣;成為中國大陸影史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