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形勢近來如何?”陳尋關切的問道。
現在梧山那邊每隔三五月,才有人進出天鈞大世界傳遞訊息,陳尋想了解黑陰嶺的最新動態,還要找別宗打聽。
“諸宗聯軍日前攻下石門谷,已經控制住南麓的所有要隘,”羅餘澤說道,“但魔族的抵抗沒有想象中強烈,似有一些大魔將級魔族分批從黑陰嶺撤出的跡象,卻又追查不出蛛絲馬跡來……”
陳尋微微蹙眉,大魔將級魔族,都有化形的修為,而當年魔帥赤火明能在滄瀾潛伏百年,連當年修成元丹蘇氏老祖蘇淵都沒有覺察出來,說明魔族有一套收斂魔煞氣息的秘法。
數十天妖魔將棄守黑陰嶺,隱藏於雲洲上百億的人族之中,想要盤查出來,確實不是一件易事。
但既然魔族有意棄守黑陰嶺,諸宗能聯手清剿黑陰嶺的殘剩魔族,也算是階段性的大勝。
至於魔族有怎樣的陰謀算計、何時會在雲洲再興魔劫,只要諸宗不忘初心,到時候自能水來土掩、兵來將擋。
請慶王、葛同、羅餘澤、褚月真人到大殿入座,陳尋問羅餘澤、褚月真人:“龍門宗、玄都教也要在濱海低嶺區擇地建造城池?”
“兩宗不想過多的參與澹州的世俗事務,但共建澹州,也是我們兩宗的職責,”羅餘澤說道,“既然夔龍閣將鎮守雷雲島,不用太擔心會有強悍妖獸闖入近海來,我們過來建城,也算是沾陳真人的光。”
“這個好說。”陳尋笑道,隨後說起建造月牙城的諸多辛苦,龍門宗、玄都教在雪龍山南麓建造城池,月牙城這邊也會盡可能提供一切支援。
他沒看到衛氏、蘇氏以及武氏有什麼重要人物,隨同慶王一起趕到月牙城,心裡略有失望,心想也是正常。
宗門還能將世俗權勢分離出去,宗族卻天然跟世俗權勢合為一體。
蘇氏、衛氏、武氏子弟進入天鈞大世界,接受大片的封地,是要直接統治這些領地上所棲息的蠻荒部族,少不了血腥鎮壓,還不如現在直接奪取這些蠻荒部族世代棲息繁衍的深山峽谷。
那些深山峽谷看似交通不便,但要遠比隔三岔五就受雷暴海嘯侵襲的濱海平原,容易經營得多。
即使有強悍妖獸從風暴海襲來,最先受襲擾的也是濱海平原,深山峽谷要安全得多。
不然的話,雪龍山的蠻荒部族,也不會世代棲息在這些深山峽谷之中。
雖然深山峽谷間能棲息繁衍的平整土地不多,但現在整個雪龍山中麓,人口是太稀少了,就算人口再增加十倍、八倍,這些深山峽谷都能容納得下。
故而對蘇氏、衛氏、武氏來說,進入澹州,優先選擇山地封邑,唯有不願意跟雪龍山蠻荒部族起血腥衝突、無意於世俗權勢的宗門,才會選擇到荒無人煙的濱海平原發展。
只是想在濱海平原立足,就要艱難得多。
月牙城也是陳尋直接在此坐鎮,才勉強建起來,聚集了兩萬人口。
相比較諸宗在雲洲所控制地域跟人口,月牙城這點規模,根本就不能算什麼。
第三十章靖海陣
“父皇頒下帝詔,所有願意遷入南麓濱海平原的部族,建一城者,皆封百里侯,建十城者,皆封千里侯;許諸宗設立道院,收錄弟子、傳習道法、教化萬民……”
慶王姜瀾主權負責雪龍山南麓濱海平原開發事實,背後自然有熹武帝的大力支援,從這道帝詔,也能看出熹武帝對宗族與宗門之間的區別,瞭然於心。
神將宗裔及附屬宗族,進入雪龍山是來侵疆掠土、分封王侯的,絕不會像梧山那般,將封爵、封地讓給蠻荒部族,但熹武帝想要鞏固澹州的基業,以及姜氏後續還想將雲洲諸域牢牢控制在手裡,又不得不依賴神將宗裔。
“帝君此詔,真是宏圖遠大,帝心聖明。”陳尋說道,他有拍馬溜鬚之嫌,卻也不違本心,要是他處在熹武帝的位子上,大概也想不出比這更好的方略來。
熹武帝所修倘若也是天道法相、眾生願力,所統治疆域之廣闊、人丁之繁茂,都與此直接相關,他不可能永遠憋在雪龍山中麓,不往外大舉擴張,也必然依賴於神將宗裔對他的支援。
神將宗裔欲在澹州附近侵奪蠻荒部族的土地,熹武帝也需要支援,同時也只有神將宗裔有動力將族人大規模遷入澹州,填實澹州的人口。
神將宗裔在澹州外圍所接受的封邑,多與大鴻、風鴻兩族接壤,這也是澹州對兩翼及雪龍山北麓所必需保持的擴張勢態。
相比較之下,宗門對姜氏帝室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