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2 / 4)

小說:神品良醫 作者:一意孤行

時候你們都說爺爺活不過一星期,可在他的治療下如今爺爺還活著,並且一天比一天建康,在醫術上他是我最信任的人,沒有之一。”

秦玉山傻眼了,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那位給家主治病的醫生,竟然這麼年輕?

沒什麼可說的了,人家確實厲害啊,事實擺在那裡,能把病入膏肓的秦天風救活,秦玉山一直覺得是匪夷所思的事。

真是搞不懂,這麼年輕的醫生從哪裡學來的迴天之術呢?

十分鐘後,小黑已經昏死過去,而齊浩的手術也開始了。

在一個空房子裡,齊浩主刀,秦玉山作為助手,陪同的還有另外的兩位醫生和一位麻醉師。

“我來調配麻醉藥物,麻醉過程也由我來進行,你們要做的只是幫我遞送手術裝置就好。”

啥?

要自己麻醉自己手術?有這麼厲害嗎?

房間中的幾人全都沒經歷過這種情況,可他們無法提出異議,因為他們無計可施。

麻醉藥物調配好後,齊浩一邊用非常熟練的手法開胸,剪斷肋骨後檢視心臟的傷口,

兩顆子彈已經被取出,心臟上邊緣有縫合線,做的很精緻,可這樣不足以救了心臟的命。

這是一顆年輕的心臟,與秦天風已經衰竭的心臟不同,它還有生機,只要挺過這一關就能活下去。

在開胸的過程中齊浩同步麻醉,在全身六處不同的地方放了留置針,麻醉不同的身體部位;

同時在胸內用紫火銀針,穿刺各個穴位,偷偷用九陽真氣護住心脈;

加大輸血量後同時也加大藥物的注射;

尋找包心外血管的出血口,進行深層次的修復縫合。。。。。。

秦玉山那些人已經完全看傻。。。。。。

這尼瑪的是哪國的手術方法?

開胸後給內臟用針?一邊手術一邊麻醉?那樣快的給藥量和輸血量身體能受得了嗎?而且他在縫什麼呢?看不到血管只是模糊的血肉,他在。。。。。。縫肉?還是說他不需要看就能找到附著在肌肉血水中的破損血管?

齊浩忙活了一陣,終於有自信可以救活這顆心臟,之後就簡單了,心臟的健全功能恢復,其他地方的出血點也就容易止住。

之前秦玉山確實給小黑做了取彈和內臟的修復手術,只是他的手法和眼力根本沒辦法完全的實現傷口縫合。

小黑的體內一直還存在著內出血的狀況,因此才會瀕臨死亡,自己這樣處理後內出血完全終止,這種修復術不是這個世界的醫學可以理解的。

“擦汗!”

輕聲吐出兩字,秦玉山急忙過來給齊浩擦去額頭上的汗水。

“齊。。。。。。醫生,您這種手術方式我從未見過。”

“沒見過並不等於不能操作,現代醫學開始發展後就是東方學西方,西方建立規則。一些治療方法被確認對病情有效,也就成為了行為規範。在所謂專家的傳授下,其他人走的也是老路。世界醫學的發展就如同一顆被固定形狀磨具養大的樹,因為形狀固定了,所以當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樹呈現在你眼前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奇怪,覺得難以理解,覺得不可能!這其實沒什麼,同樣是開胸手術,我走的套路跟你們的守則不同罷了,因為我的醫術是一脈單傳,屬於上古手法,扁鵲只是我老祖宗的掛名弟子,他老人家不愛名氣,一生都居一小鎮,所以醫術沒有傳世,也沒有名氣,嘿嘿。”

齊浩一番胡說,說的秦玉山直翻白眼,一腦袋黑線。

齊浩的說辭真是無稽之談,可他的手法卻是詭異,真讓人看不透也想不明白。

不過仔細想想,齊浩的這番話真的引人深思,秦玉山聽得很明白。

其實醫學的發展在人類史上是很緩慢而崎嶇的。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也就是青黴素,之所以能夠發現是因為他在試驗中發生了一些過失,完全是一件很巧合的事。

之後幾十年,青黴素開始廣泛應用於醫學治療,接著人們又成功研製出其他的抗生素類藥物,被世界各國認為是治病的神藥。

可短短不過一百年的時間,如今的抗生素已經在很多國家被限制使用。

長期使用下來後的臨床表現證明,抗生素是一把雙刃劍。

它透過作用於細菌達到目的,但總有一些細菌沒殺死,併產生耐藥基因,在後代裡累積,臨床耐藥性越來越高。人類一旦感染,會逐步走向無藥可醫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