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又沒了,可是他們誰也不下山去抬水,大人知道這是為何嗎?”
別說是這故事張邈跟在場的柳主簿沒聽過,就連故事裡的“和尚”這麼新穎的詞彙他們也是極少的聽到。
不過這些細節都不是個事,因為現在張邈迫切的想要知道高朗到底想要表達一個怎樣的意思,這則故事又跟自己目前遇到的難題有什麼聯絡。
既然不知道,那張邈也只得說:“本官不知,還請賢侄說下去!”
高朗也不再賣關子,只聽他解釋道:“這個問題應該先從一個和尚的時候說起。最初只有一個和尚,用水量相對較少,一次挑滿水,好幾天不用勞作。後來又來了一個和尚,於是兩個人之間有了分工,輪番挑水,日子也相安無事。可是當第三個和尚來了以後,三個人之間就出現了分歧,他們誰都不願意多付出,不願意起表率作用。導致最終的結果是誰都沒水喝。說白了就是他們有力不知道往一處使,人心不齊!”
“人心不齊?”張邈疑惑道,“這跟曹、衛兩家追要撫卹金有何關聯?”
“大有關係!”高朗接著道,”大人試想一下,曹、衛兩家乃當地的望族大戶,他們深知為人處世的道理,如果不是他們私底下串通好了一同來向大人逼債,誰又會當這得罪大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