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二人均有投靠我之意。所以更不能被其看扁了。丁淮心念一轉。忽然童心大起。決定要嚇一嚇郭嘉。於是。丁淮微笑著看著郭嘉。道:“奉孝現在雖然是籍籍無名之人。但是若能夠得遇明主。他日必將名滿天下。只是。奉孝以後要注意身體。那些丹丸還是不要再吃。否則對身體是百害而無一利。”
郭嘉果真大吃一驚。心想。自己從自小身體虛弱。所以託人煉製了一些丹丸服用。連表兄高覽都不知道此事。丁淮從未與自己謀過面。又是從何知道這些。如此說來。此人早就對自己地一切打探得清清楚楚。看來對自己也已是早有招攬之意了。看來此人不止是胸懷大志。簡直是頗具野心。
田豐雖然聽不懂二人在說什麼,但是看到郭嘉臉色數變,心中也是暗暗吃驚,對丁淮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田豐深知郭嘉的能耐,認識郭嘉以來,從來都是見到他無論是遇到什麼難題都能夠輕鬆化解,而且是十分瀟灑從容,那裡見其這樣失態過。
之後,郭嘉果然再無發問,不敢再有多言,選擇了沉默。丁淮看到郭嘉的轉變,知道郭嘉已經被自己鎮住,心中竊喜,於是便話題一轉,丁淮與眾人談起了天下大事,談話中,丁淮每每的見解更是讓眾人欽佩不已,當然,這也是丁淮故意為之,面對著這麼多三國時期的良將名士,丁淮自然是要故意賣弄一番,也有好在眾人心中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即使此次招攬不成,也為日後招攬留下後路。
由於談話時間較長,這頓飯足足吃了兩個時辰,大家才盡歡而散。吃過飯後,各藏心事的眾人便在常山村住下,準備第二日再各自行程。然而丁淮卻一直心繫趙雲,回屋後沒多久,便獨身來到趙雲的房間。
此刻趙雲也沒有休息,待丁淮進得屋後,兩人便客氣一番,分別落座。丁淮看到趙雲依然是兩眼通紅,眼角似乎仍有淚水未來得及擦乾,心下暗歎一聲,道:“子龍,是否仍為令兄之事傷心,只是人死不能復生,還望子龍皆哀順便,注意身體要緊。”
趙雲道:“雲自幼父母雙亡,是大哥趙風一直撫養雲長大,雲本想此次藝成歸來之後能夠在這亂世之中投個明主,幹一番事業,來日封侯將相,也不負大哥的一番撫育之情,不想竟是這一身武藝使得大哥慘遭毒手。”說著說著,趙雲眼圈又是一紅。
丁淮一直感覺很奇怪,問道:“子龍,公孫瓚如何知道子龍學藝之事?”
一聽公孫瓚的名字,趙雲不由滿面怒容,鋼牙緊咬,恨聲道:“只因雲下山之時,無意之中救得那公孫賊子一命,不想那公孫賊子招攬不成竟然恩將仇報,滅我全村,殺我大哥,此仇不報,我趙雲誓不為人!”
。
正文 第十六章 趙雲拜師
16K 更新時間:2009…9…28 15:33:44 本章字數:3157
原來,趙雲師從東漢末年著名的大武術家童淵,童淵一生共計收徒三人,大徒弟張繡,二徒弟張任,二人學成後分別下山,張繡投奔了自己的叔叔張濟,張任下山後並未立即出士,後來被丁淮招攬。
童淵本已經不打算再收弟子,奈何一面驚於趙雲的恆心和毅力,另一方面主要是趙雲乃是習武的極佳材料,較之張繡、張任資質更高,不由使得童淵心動,最終收下趙雲作為關門弟子。
趙雲自小好武,十歲的時候,常山村來了一個名叫常山的斷臂老人,並在此地定居。這個老人戎馬一生,驍勇善戰,身經百戰,從軍三十年,不但戰功累累,而且還練就了一身的本領,只因不會阿諛奉承,最後只混到了什長的職務。後來,在一次戰役中,因為主帥的指揮失誤,誤中敵軍埋伏,混戰中常山為了救主帥一命,右臂被敵人一刀砍斷,當場昏死過去。
當他再次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已已是身在亂屍崗中,周圍全是死屍,原來他也被當成死屍拋棄在了亂屍崗(幸好不是被掩埋,否則肯定被悶死了)。九死一生後,當常山再次回到軍營的時候,主帥見他斷了右臂,已經不能再像往常一樣衝鋒陷陣,於是主帥絲毫不念其救命之恩,只是隨手給了他一點錢,便將他趕出了軍營。
萬念俱灰的常山已是無處可去,從軍三十年未曾回過家鄉,家中早就已經物是人非了。於是,無奈之下的常山只得開始到處流浪,直到有一天來到這個和自己的名字相同的常山村,加上村中人們的熱情友好,常山便決定在此地定居下來。
村中有二十多個和趙雲差不多大小的孩童,常山便時常教孩子們一些武藝,時間長了,自然而然便成了一種習慣,所有的孩子在吃過正餐後都會不約而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