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2 / 4)

地過程中居功至偉。

郭嘉達於世情。和曹操地相互欣賞也被傳為佳話。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烏丸清剿袁勢餘患後。篤疾而夭。年僅三十八歲。此時郭嘉僅有十四歲。卻已顯示出了其超凡地見解和聰穎地智慧。每每地見解均令趙雲眾人心服口服。田豐心知不如郭嘉。嘆道:“郭奉孝。真乃天生地奇才。”

本來。公孫瓚地白馬義從便是黃巾軍地剋星。何況。公孫瓚又得劉關張引軍相投。實力更是大增。在劉備地相助下。公孫瓚很快便大敗幽州黃巾軍。斬首一萬。招降數萬。自此公孫瓚勢力漸大。也日漸驕橫。

平定幽州黃巾之亂後,公孫瓚記起趙雲之事,打算親自前往。

其弟公孫越道:“一個無名之輩的趙雲何勞二哥親自前往,小弟願代兄長剿滅此人,將其頭顱獻給二哥。”公孫瓚大喜,卻擔憂趙雲的高超武藝,於是便派他的近衛軍“白馬鐵衛”及兩千白馬義從,另外還讓大將嚴綱等十數員大將跟隨前往。

這次公孫瓚唯恐公孫越出事,專門動用瞭如此龐大的陣容。只是不想趙雲外出未歸,而遇到了丁淮,這卻是公孫瓚無論如何也意料不到的,於是就有了丁淮白馬之困的驚險,以及公孫越一行人的全軍覆沒。

其實就算沒有丁淮的出現,公孫越等人只要遇上趙雲,因為有顏良、文丑、張郃三人出現,也是必然難逃全軍覆沒,兵敗身死的厄運。所以,只有趙雲落單的時候,公孫越才有可能凱旋而歸。

正文 第十八章 月戲郭嘉

16K 更新時間:2009…9…28 15:33:46 本章字數:3634

聽完趙雲的故事,丁淮深深慨嘆,誰能想到趙雲和顏良、文丑、張郃等人竟然相識,難怪趙雲後來在汝南與曹操軍作戰之時,僅用三十回合便殺敗了張郃,想必是張郃有意相讓,故意幫助趙雲突圍。

按捺住心中的驚奇,丁淮對趙雲道:“此間事了,不知子龍今後有何打算?”

趙雲恨聲道:“自然是殺了公孫賊子為兄長報仇。”

丁淮輕輕搖了搖頭,道:“公孫瓚雄踞北平,手下兵多將廣,子龍單槍匹馬如何能將他殺掉?”

趙雲因為大哥的慘死,心中只有復仇的念頭,對於這個問題還真沒想過,一下子便被丁淮問住了。

丁淮接著道:“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子龍不可逞一時之氣,而鑄成大錯,使得親者痛仇者快。若是子龍相信丁淮,丁淮保證十年之內必定滅了公孫瓚,為子龍報此大仇,不知子龍可願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袁本初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本”、“天下局勢即將走向亂世,冀州乃是四戰之地,非王芬(目前的冀州刺史,此人頗具野心,從後來欲與袁紹共奉幽州刺史劉虞為主即可見一斑)之才可以久守,異日必為他人所圖,子龍不可輕投”,透過丁淮對袁紹、王芬二人的分析,趙雲便打消了投奔二人的想法,卻也沒有當場答應奉丁淮為主,說要仔細考慮一晚,丁淮也就不再相逼,便以夜深為由告辭。

出得房門,丁淮胸有成竹,趙雲這員智忠勇的大將必定逃不出自己的掌握,更令丁淮異常激動的是,方才從趙雲口中得知郭嘉、田豐二人此時尚未出山(田豐剛剛辭去朝中侍御史的官職不久),而顏良、文丑早已袁紹手下大將,因為袁紹此時雖然是大將軍櫞,卻也統領著一部分禁衛軍,顏良、文丑正是替袁紹管理著禁衛軍,而張郃、高覽則已經在冀州王芬手下任職,這次顏良、文丑二人是奉命袁紹之命前來招攬趙雲、田豐二人(因郭嘉年少,名氣不大,不為袁紹所知),張郃則是希望趙雲也到冀州軍中一起任職,趙雲不好選擇,便欲回家同大哥商議,拿個主意,不想卻恰好遇到公孫越血洗常山村,丁元常大戰白馬衛的精彩一幕。

回到屋裡,丁淮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心中便開始盤算如何才能收服郭嘉、田豐二人,思索許久,苦無良策。

於是,丁淮便披上衣服來到院中,望著當空彎彎的月亮,忽然想起了遠在幷州的父母雙親和仍在漢中等候自己的王綿、劉巧等人以及不知去向的師傅左慈,長嘆一聲,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詩,隨口便朗誦出來:“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時人莫道峨嵋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正在這時,忽然身後傳來一聲“好詩”,丁淮回頭一看,卻是郭嘉邊鼓掌邊向自己走來,口中讚道,“真乃絕世佳作,若是丁大人的文才只能稱為當世第二,恐怕無人敢自居第一,如此文采,就連當朝蔡邕大人恐怕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