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之事只能先暫時放一放,但董卓卻並沒有就此放棄
正文 第二十六章 討董之計(求收藏+推薦票)
16K 更新時間:2009…10…5 10:15:28 本章字數:3067
經歷了上次的教訓之後,董卓決定先拿三公開刀,樹立自己的威信,然後再說廢立之事於是,在九月,董卓便重組了三公,任命太尉楊彪為大司馬,封襄賁侯,自己擔任太尉,兼前將軍,並加賜代表皇帝權力的符節,以及作為儀仗的斧鉞和虎賁衛士,進封為侯,任命原司空劉弘為司空,任命豫州牧黃琬為司徒
到了十一月份,在董卓的要挾之下,獻帝劉聰任命董卓為相國,特允許他在參拜皇帝時不唱名,上朝不趨行,佩劍穿鞋上殿十二月,董卓再次重組三公,任命司徒黃琬為太尉,大司馬楊彪為司徒,光祿勳荀爽為司空
董卓此時也想作一番伊尹、霍光般的成就,所以聽從了尚書、武威人周毖,城門校尉、汝南人伍瓊的勸說,徵召天下有名望計程車人,以爭取民心,矯正桓帝、靈帝時的弊政,淘汰貪髒枉法與不稱職的官員,選拔被壓抑的人才,如徵召未作過官計程車人荀爽、陳紀、韓融、申屠蟠入朝任職又派使者到荀爽家鄉去任命他為平原國相,荀爽赴任途中走到宛陵,又被任命為光祿勳荀爽到任辦公三天,又升任司空從他被徵召,到升任三公,一共九十三天
董卓又任命陳紀為五官中郎將,韓融為大鴻臚,陳紀是陳的兒子,韓融是韓韶的兒子荀爽等人都害怕董卓的殘暴,被徵召就不敢不來只有申屠蟠接到被徵召的命令後沒有動身,別人都勸他前往,他笑而不答董卓到底沒能勉強他作官,他活到七十餘歲,在家壽終正寢
除此之外,董卓還任命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牧,陳留人孔伷為豫州牧,東平人張邈為陳留太守,穎川人張諮為南陽太守董卓自己的親信都沒有擔任高官,只是在軍隊中擔任中郎將、校尉一類的職務
經過對朝廷官員的一番任命,尤其是兩次重組三公,廢立之事再無人敢站出來反對,於是此事便成定局少帝由十二旒的冕被換成了七旒的冕,一下子從皇上便成了弘農王,而十二歲的陳留王劉聰則在董卓的操縱下,成為了大漢朝的倒數第二位皇帝
不久,董卓以劉辯寫得一首詩頗有怨言為理由,使人賜死了劉辨,本來董卓也想殺掉何太后,但是見到何太后的美豔之後,董卓便改了主意,強行霸佔了何太后,何太后此後便成了董卓的禁臠,直到後來丁淮從董卓手中將其救出,何太后的噩夢才算真正結束,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少帝劉辯被殺的訊息傳到青州,永年公主劉慕自是哭得死去活來,雖然劉慕並非何太后親生,和劉辯不是同父同父的姐弟,但是劉慕自小就和弟弟劉辯關係甚好,此刻聽到劉辯被殺的訊息,加上前一段時間的宮闈驚變,劉慕如何能不傷心
劉慕雖然自小生活在深宮之內,卻毫無那些公主們的嬌氣和任性,相反,劉慕自小就十分聰明乖巧,知書達理,這也是劉慕能從眾多的公主中脫穎而出受到靈帝極其喜愛的一個主要原因,雖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劉慕在公主們當中相貌是最好的
劉慕也曾聽到或者親眼見到大漢在父皇的統治下,一日不如一日,父皇的奢侈**的生活,張讓等人的搬弄是非,朝臣之間的爭鬥,加上各地叛亂不斷,最後竟至發生了規模浩大的黃巾大起義,劉慕心中早就擔憂了大漢的命運,同時更是擔憂自己的命運
直到後來,出了一個丁淮,不但有著五步成詩的超人才華,更是幾乎以一己之力平定了百萬之眾的黃巾大起義,最後以兩萬的兵力大敗入侵青州的二十多萬黃巾餘孽,威震天下劉慕便芳心暗許,央求父皇將自己許配給丁淮,本來這對於一個女孩子家來說,是羞於啟口的事情,但是慧質蘭心的劉慕心知若是自己不開口,錯過了這樁婚事,他日自己的命運將不知如何呢
劉慕地情緒變化被丁淮瞧在眼中心中不禁對她心生憐憫與王綿等人一起去勸過劉慕數次希望她能將事情看開畢竟已經發生了丁淮還許諾不日就將便邀天下群雄合兵一處共討董卓劉慕地心情這才稍稍好了一些
這天一早丁淮從劉慕和伏壽地粉臂**地糾纏中起來在劉慕和伏壽二人地服侍下穿衣整冠匆匆吃了點早飯便到議事廳走去今天丁淮要與手下眾人商議一件大事這件事就是搶在曹操之前先舉義旗討伐董卓
即使沒有劉慕丁淮也想過自己率先舉起義旗討伐董卓因為在歷史上除了曹操追擊董卓被伏擊之外所謂地關東聯軍討伐董卓只是一句空話根本沒有實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