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2 / 4)

打敗仗的人在廣宗城和張角對抗。張角的本事皇甫嵩是相當清楚的,自己和盧植都不是他的對手,並且盧植在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如何能和張角在廣宗相持如此之久而不敗,一直是皇甫嵩心中的謎團。

一旦廣宗兵敗,朝廷便再無可派之兵,張角便可從廣宗率大軍直搗洛陽,其他各地更會紛紛響應,如此大漢則岌岌可危。

由於廣宗一路的官軍臨陣換將,不但士氣大跌,而且董卓此人乃是無能之輩,豈能和深通兵法的盧植相比,為了獲得戰功,董卓必然會不顧一切強行進攻,廣宗大敗已在眼前。現在對於皇甫嵩和丁淮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儘快結束這裡的戰鬥,合圍廣宗,再次形成相持,給朝廷再次招兵的機會。

但是就目前彭脫準備死守不出的情況來看,自己想在短期內突破這條防線並不容易,若是強行攻城,只怕傷亡太大,左思右想,皇甫嵩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只能下令第二天攻城一試,看效果如何。

其實皇甫嵩也曾希望丁淮能夠先行擊敗波才,然後再與自己兩邊夾攻,召陵自然就會輕易拿下。但是,此時功利心極強的皇甫嵩又擔心丁淮先行先自己戰敗波才,那時候所有的戰功便都歸了丁淮所有,自己便只能成為了配角。

這正是皇甫嵩左右矛盾之處。

正文 第十六章 陽安之戰(求收藏+推薦票)

16K 更新時間:2009…9…28 15:33:14 本章字數:3283

同皇甫嵩一樣,丁淮在陽安的處境也並不是十分樂觀。上次波才之所以大敗,並不是因為波才的能力不行,實是因為波才將大軍駐紮在五羊坡的時候,心裡面存在了一種僥倖的心裡,認為在這個時候風向不可能出現西北風,不然長社之戰勝負如何,還未可知。

經歷了長社的大敗,也可以說是波才領軍以來的首敗,這也使得波才變得更加小心謹慎起來,行軍佈防更是濾之再慮,幾乎毫無漏洞。更是由於丁淮遲來數日,使得波才有更充足的時間將陽安的城牆進行了加高加固,城內的守城器械準備也是十分充足。

丁淮到達陽安縣之後,將大軍駐紮在城外三十里。考慮到波才的軍隊數量和自己的相差無幾,都是五萬大軍,丁淮便放棄了強行攻城的打算,姑且不說能不能將城攻下來,即使勉強攻進城內,己方的傷亡必然遠遠大於敵軍,再進行交鋒的時候己方必然不佔優勢。

當晚,丁淮便和龐德、成廉商議作戰方案。龐德和成廉都可以說是武藝非凡的大將,但卻都不是行軍佈陣、統帥大軍作戰的將才,對於這種情況,兩人都沒有什麼好的建議,都認為目前只有強攻一途,不禁讓丁淮心嘆自己身邊缺少了一個能為自己出謀劃策的謀士。

當然,雖然龐德和成廉都主張強行攻城,但是愛惜士兵生命的丁淮是絕對不會採用這種最笨的方式的。無奈之下,在沒有想出良策之前,第二天一早,丁淮只能率領大軍來到陽安城下叫陣。

在雙方兵力相差無幾、甚至於說己方士兵不如對方的情況下,而且自己的大將又沒有什麼優勢,波才當然只能選擇守城不出的辦法。

丁淮的大軍在城外叫罵了兩個時辰,也沒有見到陽安城的大門有一點想開啟的樣子。

看到自己計程車兵已經開始疲憊,丁淮擔心波才會突然率軍從城內殺出,於是只能無可奈何地下令全軍回營。

之後的七日之內,情況基本相同,有的時候是丁淮率領大軍前去叫陣,有的時候丁淮讓龐德或成廉率領一萬士兵前去叫陣,自己則率領大軍在一旁埋伏,一旦波才領軍出戰,自己則會大軍殺出。但是,很遺憾,自始至終,波才都沒有出來,也沒有派人出來。

突然,從第八天開始,陽安城下再沒有出現官軍的影子,這讓習慣了官軍在城下叫罵的波才感覺十分奇怪,於是便派出斥候打探訊息,沒想到斥候回來之後帶回來的訊息竟然是丁淮的大軍在軍營內進行操練,這讓波才很是納悶,猜不出丁淮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之後的數日內,波才每日都派出斥候打探,得到的訊息也都是一模一樣,這讓波才和韓烈更是不知怎麼回事,由於吃過丁淮的苦頭,兩人也不敢有什麼輕舉妄動,只能每日加緊城頭的巡邏,以防丁淮突然率軍進行攻城,雖然波才和韓烈也知道丁淮不會使用攻城的方式,畢竟防患於未然。

就在皇甫嵩和丁淮兩路大軍沒有什麼進展地時候。朱儶和曹操地大軍在陳國卻取得了兩場勝利。雖然這兩場戰鬥地勝利並不能直接決定陳國地戰局。卻也是大大振奮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