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2 / 4)

。一個十七歲長在深宮的少年,當了十年帝王就以為可以把臣下玩弄於股掌……這不是昏了頭,還能是什麼?

在大明,能幹到閣老和尚書一級,首先是千軍萬馬中考試得考出來,然後在官場中一路廝殺上來,所費的辛苦,豈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皇帝自以為聰明,卻是被人看笑話,崇禎的剛愎自用,其實就是夜行人走路唱歌,只是給自己壯膽。

但如此亂搞,壯膽不成,反是露怯了。

那個侍郎顯然也是深知皇帝性格的,這一次報上來的官員名單可不少,武職官的授職可不能亂來,不然的話,明明該是參將,皇帝御筆一揮,改成千總,這亂子可就夠瞧了。

好在崇禎雖是糊塗,這一類的笑話也是不常有,那個兵部侍郎把幾封公文拿起來一看,隨口笑道:“這山東的張守仁真是運氣,剛升的遊擊將軍指揮僉事,斬首千級,直接升任登州都司指揮同知兼靈山衛指揮,並給靈山衛指揮僉事的世襲,賜職田,銀牌……雖說差遣不變,不過也算是少年有為了。”

原本張守仁只是一個百戶,在大明武官體系中勉強算是個官,明朝其實沒有正經的武官七品八品九品,總旗要加冠帶總旗並給差遣,才算是七品。

所以百戶六品,就是最低階的世襲武官了,現在可好,不到一年時間,由百戶晉副千戶,然後一步登天,直接升任都指揮同知。

原本張守仁自己覺得可能是升任都指揮僉事,正三品,兼衛指揮使,也是正三品,這樣和遊擊將軍的職事也算配套。

現在可好,武官職位成了從二品,還好沒有加都督府的都督僉事,要不然,事情可就真的叨登大了去了。

楊嗣昌的臉漲的通紅,薛國觀卻是忍不住噗嗤一笑:這張守仁,運氣來了真是山也擋不住,這官帽子,等於是憑白撿來的。

原本確實是最多加到衛指揮使,都指揮僉事,但楊嗣昌剛剛和薛國觀頂牛,彼此爭執,於是一氣跑到大內求見,與崇禎海吹了一番。

皇帝對武職官沒有什麼成見,也不會和內閣成員正經討論,只是崇禎也是好大喜功的,聽楊嗣昌猛吹一氣後,倒真的把張守仁的名字記了下來,然後決意破格多提一級,正三品變成了從二品。

這官帽子,果然是大風吹來的。

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1)

第一百五十八章相臣度量

“學生這裡還有事,老先生不妨先去忙吧。”

楊嗣昌雖是兵部尚書,不過能官至侍郎留京為官的也不是凡俗之輩,原本不欲得罪人,不過裡頭薛國觀的笑聲卻是傳了過來,一時間,楊閣老自是十分難堪,於是就下逐客令了。

這個侍郎也是覺出不對,於是十分乖巧,連忙告辭,狼狽而出。

眼前這是一幕笑話,令得憂心忡忡的薛國觀心懷大暢,看看天氣不早,踱步出門,向眾人拱一拱手,笑道:“列位老先生,學生先行告辭了。”

“老先生慢走。”

諸閣老當然是拱手送別,接著其餘兩個閣老也是告辭而出,楊嗣昌等眾人都出外後,這才咬著牙齒站了起來。

他剛剛的事做的孟浪,召見完畢在回來的半路上,就是有個內閣中書在半路堵住了他,說明了劉景曜和張守仁的關係,楊嗣昌是聰明人,就是剛剛急著找個例子來駁薛國觀,所以才會忙中出錯,一聽之下,就明白自己出醜了。

說起來,他對盧象升的敵意還真不淺。

盧象升也是南直隸人,雖不是東林黨,但和江南一帶的官員交情都很不壞。要緊的是這個人確實是十分難得的人才,少年科舉得中進士,讀書文才不必說了。又是自幼愛擊劍,力氣猶大,自崇禎年間天下事壞,到處用兵,盧象升這種文武雙全的人才當然就得到重用。

前些年,官兵對流賊屢戰屢敗,被打的抱頭鼠竄灰頭土臉的多,罕有勝蹟。

盧象升是以兵備道起家,練兵,征戰廝殺,屢立奇功,後來為剿賊總理,自己麾下有天雄軍一支,算是官兵中的勁旅精銳,加上自己勇武善戰,經常提把大刀衝殺在前,所以連續打了幾次勝仗,高迎祥等早期的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在盧象升手中吃了不小的虧。

文治武功都是了得,崇禎將其調入宣大,重整北方邊防,意思也是更為倚重了。

楊嗣昌這人,心胸極其狹隘,盧象升為人耿耿,不善逢迎,因為幾件些微小事得罪了他,楊嗣昌一直懷恨在心,加上與盧象升在北方邊境的防禦上有不同的政見,彼此間成見就更深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