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2 / 4)

,魯軍裝備之差,對陣聞香教之役實在是一個典型的範例。

打一群農兵都是這德性,對陣勇悍兇殘,擁有大量馬匹的響馬,官兵更是不敢領教。

小股響馬,官兵還敢扛一下,大股響馬,官兵只能拒城而守就不錯了。

百姓和富戶,唯一對付響馬的就是大戶人家和依族而建的堡寨,沒有這個,所有人對響馬都算是不設防的魚肉,任其斬殺。

“現在最大股的響馬是哪一支?”

提起響馬這話頭,林文遠也是好奇。他們確實也是和普通客商不同,身邊的客商最少幾十人一股,人人揹負弓箭,個個帶著短刀或白臘杆子制的長槍,但提起響馬,就是個個色變的樣子出來。

看過蒲松齡聊齋的應該知道,一直到清初甚至康熙早年,客商行長途時,帶弓箭,請武藝高強的伴當護衛,都是必然之事,否則就有被搶劫的危險。

清初時已經太平數十年猶自如此,現在的山東是什麼鳥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小哥們不知道厲害,切莫亂說。”

一邊的商隊中人聽著實在不象話,有個老者騎馬過來,警告道:“冒犯了好漢們的名諱,豈是好耍的?切莫信口妄言,引來事端。”

“咱們……”

“得了,”林文遠止住要和人辯論的部下,向著那個老者笑道:“老丈說的是了,我們年輕不知世道艱難,有點不知高低上下了。”

“唉,時事如此,我老頭子也是見過太平時節的,神宗年間,最多是梁山一帶有小股的響馬,也不敢搶大股的客商,現在這時世喲……”

老頭子也是好笑的很,剛剛警告人家不要亂說,話風一轉,就是自己開始編排起來。

“再差的時世,也是要看地方。”林文遠的一個隨員真忍不住了,對著老者大聲道:“咱們浮山的人,不怕什麼響馬!”

“噢,原來是浮山的。”

“怪不得人家說話硬氣,底氣足嘛。”

“咱們也快過高密了,到了膠州地界,就是浮山營管的地方,聽說平度州一帶的響馬都老實了很多。”

“唉呀,要是張大人能把高密這一帶的王八蛋也管一管就好了。”

“也不是不可能,平度州一帶,聽說張大人就放了不少營兵過去,不然的話,響馬可是那麼容易聽說順教的?”

“嗯,不錯,言之有理。”

“要是張大人是山東總兵便好了!”

“這話可不能亂說……”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連林文遠在內,三個浮山出身的人都是呆住了。

這在京師也沒太久啊,怎麼大人的名聲在山東地界這麼響亮了?要知道,在林文遠他們幾個去京師的時候,張守仁還只是一個副千戶,雖說打過幾仗,掌握了膠東鹽利,整個萊州和登州,加青州幾個州縣已經全部是張守仁的鹽行銷了,外地的鹽進不來,本地的鹽只能從張守仁手中出,所以已經是一方土豪。

加上登州一事,在登萊一帶,名頭已經十分響亮。

不過這只是限於膠東一帶,這個時代的資訊傳播畢竟是緩慢的,控制鹽利的事又是和幾家大商行有密切關係,和私鹽販子和鹽場的人息息相關,除此之外,普通的老百姓和商人是不會特別關注的。

就算偶然有人聽說起,也最多罵兩句鹽狗子就算完了,誰關心那麼多做什麼?

現在可好,剛進高密地界,一提起浮山,人人都是交口稱頌,個個誇讚,在說浮山平安的同時,也是把張守仁這個遊擊將軍誇到天上去了。

這還不算太稀奇,更是有一些人大誇浮山兵厲害,林文遠幾個雖是得意,心裡也是奇怪,這浮山營的名頭,現在就真的這麼響亮了?

內陸地方,對海盜也沒啥真正的認識吧?居然鬧出這麼大名頭來了?

“各位父老過獎了,嗯,過獎了……”

林文遠穿的雖是便服,但好歹也是浮山這邊的千戶,浮山營成立之後,他一個千總的差遣也是跑不掉的。

幹好了,加守備也不是不可能。

至於更進一步,要等張守仁的動靜,暫且是不敢多想。

所以雖是便裝,但有一股子強烈的主人翁的感覺,使得他心中十分歡喜,對著眾人,也是連線拱手致意。

“你也是當兵的?也是浮山營的人?”

在場的不乏聰明人,此時也是忍不住開始打聽起林文遠的底細來。

“呵呵……”

林文遠打了個哈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