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2 / 4)

來了。

天還黑著,已經是八月中下旬了,早晚之間已經大有涼意,天也比盛夏時要亮的稍晚一些,不過放眼看去,到處都是活動著的軍人們。

今天沒有穿作訓服,而是統一下發了新的軍常服。

軍常服的式樣和作訓服一樣,不過用的布料更考究,剪裁更用心,印染的顏色也是偏深灰色,比作訓服的顏色要深不少,一樣的對襟服飾,銅紐扣亮閃閃的,士兵兩個口袋,軍官四個口袋,袖口處都是兩排裝飾的紐扣,有勳章的軍官和士兵都是把勳章擦的發亮,仔仔細細的掛在胸口前頭,每個人都是把自己的高到膝前的軍靴擦的烏黑髮亮,可以倒映出人影來,每個人都是把自己的武器擦了又擦,直到長槍的槍尖被擦的雪亮,火銃的銅活零件光可鑑人時為止。

朱王禮和姜敏一個是來自高密,一個是平度州,朱王禮是生的矮壯,猶如一塊石頭,力氣大的實在驚人,馬三標聽說營中有這麼一個新人後都來較量過,可惜都不是對的手。

有一次營中耍樂,此人就是把一副百五十斤的石鎖當成大刀來耍,上下揮舞,猶如使著一根幾斤重的扁擔一般,一通招式耍下來,汗都沒出幾滴,這般神力,自是軍中矚目,一時就成為名人。

姜敏則是高高瘦瘦,念過私塾,識不少字,還曾看過幾本國朝特別流行的兵書……姜家也是平度州世襲的軍戶世家,家裡有幾本都快黴爛了的兵書,平時都是剪了當鞋樣子,姜敏在識字後搶救了下來,沒事就翻看研讀,等他來報名當營兵時,已經是把幾本兵書給翻爛了。

按大明別的軍隊的現實情況,應該是朱王禮能當上軍官,姜敏這樣的運氣不好的話只能噹噹輔兵,搬抬一下糧草什麼的,連當戰兵的資格也不一定有。

但在浮山營中,訓練滿一個月後給新兵定級授官時,姜敏當上了什長,腰間佩上了紅色的腰牌,軍服上身左胸處也是縫上了顯眼的什長標識,朱王禮卻還是大頭兵一個,他要想升職,只能是在戰場上找機會獲戰功了。

“老朱,紐扣扭錯了!”

晨曦之中,所有計程車兵都是從自己的宿舍中跑出來,每間宿舍都是寬敞舒適,十一人一屋,什長睡在最外頭的□□,負責監督內務。

每天都是操練,操練,再加上夜訓,還有間隔一陣子就會有的接練。

每個人都是變的十分精幹,再厲害的曾經混過江湖的漢子,自以為自己身子強韌的,在浮山營呆了一個月往上,個個都是把身上的贅肉都練成了精肉,一個個都是衣飾整潔,打扮十分精幹。

只有眼前這傢伙是個例外。

這朱王禮穿著的軍服雖然是定做的,仍然是被他撐的滿滿的,軍服之下,好象塞了不少東西在裡頭,把整個軍服都撐的一點兒空隙都是沒有。

銅紐扣系歪了一個,朱王禮被提醒之後,只能是解開重扣。

他打著呵欠,咧嘴道:“浮山營訓練俺頂的住,就是這內務實在是太難了。平時涮牙的缸子都要擺放的一寸不能差,毛巾要掛好,被子要疊的見稜見角……老天,俺前十天每天都不敢解開被子睡!”

“別廢話了。”姜敏已經挑起兩隻鐵桶,向著廚房的地方趕過來,其餘的人都是在兩個伍長的督促下排隊,向飯堂方向過去。

士兵們在飯堂等候,伍長或什長輪流打飯,然後親手分發飯食,這種規矩,在浮山營已經是一個行之多時的優良傳統了。

第二百零八章 成軍(1)

第二百零八章成軍

等朱王禮所在的那個什全部趕到飯堂的時候,大家心胸裡都是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感覺……放眼看去,都是一樣的軍服,一樣黑亮的皮靴,一樣的裝飾打扮,所不同的就是軍官和什長伍長們身上有不同的標識,可以根據標識來辨別是軍官還是士兵。

哨長以上,身上的銀飾多,有幾個顯著的標識,寫著官職名銜,一看就知道是何職掌位置,這樣在戰場上,方便大家團結在上官四周,不容易一觸就亂,一敗就散。

現在的軍隊其實都有相應的東西,明朝是一百二十人一面百戶旗,根據百戶旗來指揮部下,再上來是各級將旗,用旗語指揮。

但這樣缺乏□□士官的凝聚力,一旦戰局不順,就可能全軍潰敗。

清軍要稍好一些,透過鎧甲的不同來區別馬甲和步甲,有馬跟役和無馬跟役。

透過背後所背的小旗的形式不同來區別是白甲兵還是前鋒營,是普通計程車兵,還是有官職在身的拔什庫。

浮山營暫且還沒有引入軍銜制度,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