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2 / 4)

於凍餓之苦了。

再就是表彰義士孝子,就是撒網抽籤,抽到了中大獎,大家高興,平時名聲好的,這一次算是中獎,而有這麼一些代表,地方上的風氣也會好很多,也算是一種公益事業的變種。

這一下子就花了大幾萬銀子,幾千石糧食,還有不少布匹等雜物,都是辛辛苦苦打山匪土匪掃蕩來的,一次出動數百步騎,累計出動過過萬人次,掃蕩了兩府四州十五個縣境內的響馬土匪山匪徒,現在的登萊兩府,沒有響馬土匪,沒有海盜,已經是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模樣了。

掃蕩地方的同時,浮山營就在各州府建立了不少的明的暗的聯絡點,用於軍需供給和情報傳遞,無形之中,也是對登萊兩府的其餘地方加強了控制。

這一次,惠及地方的六大舉措,不僅是針對膠州一府,還有萊州,平度州,登州和黃縣等幾個重要州府。

除了掃蕩來的物資,張守仁自己還要從小金庫裡撥銀出來,這才夠這一次大規模收買人心的用度。

這要是在太平時節,或是法紀森嚴的時候,一個地方鎮將竟敢出錢邀買人心就是大罪,擱朱元璋那會,死罪活罪都難逃,扒皮都是輕的,現在這個時候,卻是沒有官員敢出來阻止了。

就算明知道不對勁,這上到士紳生員,下到貧民百姓,再到所有階層都有好處的事情,誰跳出來挑頭反對,豈不是和登萊一帶幾百萬人過不去?

一個人要是敢這麼做,那膽子也肥的太逆天了罷?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3)

除了軍事上的聯絡點,這一次藉著捐助,也是在各州府建了浮山系統的敬濟院,慈幼局,還有發放草藥救治病人的衛生局,發放貧民撫卹救濟的撫濟局,修橋補路的公務局,號稱要計算兩府下各州縣忠臣孝子守寡節婦人數,並計算貧民所需費用的浮山統計局……

軍事聯絡點,歸參謀處,暗裡的情報點,有的是特務處的,有的是軍情處的,敬濟院慈幼局什麼的,有的是營務處下,有的則是中軍管理,還有的是倉儲轉運處的管轄之下。

浮山營的勢力,也是藉著這一次大利四方的機會,直接就介入到了民間之中。

地方保甲,為了領取浮山的工資和好處,也是在很多事情上配合,而州縣的官府勢力和士紳勢力經過這一次波瀾壯闊的大斗爭,深知張守仁不是易與之輩,於是找麻煩的少,配合的多,時間越久,則地方政權漸漸會被浮山影響,控制,登萊一帶勢必將成為張守仁穩固的大後方……當然,這也是以後的事了。

一場絕大風波,其實也是地方士紳與一夥文官對張守仁這個新晉武將試圖壓制,控制的一個試探的過程,結果就是踢到鐵板,強姦不成反被日,膠州已經徹底被張守仁收服,萊州一帶,也遲早是囊中之物了。

“一個小小遊擊,居然有如此手腕心機,真是,真是……”

登州城中,原本劉景曜所居的兵備道衙門,新上任不久的兵備道陳登魁一臉肅穆的樣子,正在後院的小徑間揹著手漫步。

一邊走,一邊嘴裡就是忍不住唸叨起來了。

不到十天的時間,登州城中也是到處掛上了牌子。

城中的府學也是放過銀子和糧食,現在這個時候,眼看就要種麥子,山東沒有水稻等優質作物,現在收穫的都是高粱玉米一類的粗糧,玉米這樣的抗旱作物種值經驗還較少,產量低,推廣的地域也少。

番薯等作用此時也是進入中國,但百姓一樣不會種,種值方法不對,也是沒有在北方推廣開來。

還是高粱小米等低產作物,難吃,產量也低,到明年麥收前,將會有一段痛苦難熬的日子。

當然,這是對普通的家庭而言,真正的大士紳大地主另當別論。

眼看著浮山營送進一車車的糧食,到處給貧民百姓發錢子,上繳積欠,整個登州城中都是一片沸騰。

昨日陳登魁在城中四處走了一走,耳朵裡是灌了一耳朵的對張守仁的讚頌聲響。

上到小士紳,裡甲保長,學校裡的秀才生員,下到貧民百姓,都是對這浮山六條讚不絕口。而且,人家不是口惠而實不至,榜文張帖的同時,浮山的物資就跟著進來,接著就是到處掛牌,撫濟孤老,慈撫幼兒,當年孔有德叛亂,死了全家老小隻剩下孤身一人的老者,或是沒有父母的孤兒可是真的不少,這些人都是流離失所,根本沒有人過問他們的死活,到現在這個時候,浮山營的人一進來,首先照顧的就是他們,城中的這些人一被收養,不論是誰,都得翹一下大拇指,讚一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