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2 / 4)

計程車紳或是大族的族長帶著百姓過來,殺豬宰羊,連同糧食一起,遠道迢迢的送了過來。

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核算(3)

百姓也不是不明道理的,以前,浮山營和百姓之間總是有隔膜,甚至是駐軍影響了百姓的生活,這使得兩邊的關係十分緊張,並不友好。

等張守仁貼出六條,在各地投錢下去,浮山營的名聲已經大好,而各地的機構又是和百姓息息相關,緊密相連,整個萊州和半個登州,實則已經在張守仁的影響之下。

等到軍報刊發,除了如實報道士兵的辛苦和付出來,當然也不乏誇大之處,於是感動人的形象一個接一個……這年頭的百姓可是樸實的很,後世的那種文宣根本沒有經歷過,一看之下,當然是十分感動,根本不會懷疑什麼。

等到九月底的時候,甚至有黃縣的人都跑來勞軍,是看了報紙後太過感動,實在是按捺不住想,非要來表達一下心情不可。

甚至有的人走幾十里路,就是為了送兩隻雞過來。

對這些人,軍中當然也是一定回禮,不能傷了這些熱忱百姓的心,現在浮山尚且沒到有青黃不接的時候,張守仁這一次一點儲備也不留了,全部資金,都是用在了戰備之上。

所有的商行,都是接到浮山的通知,大量儲備戰略物資,糧食,膠、牛皮、肉食、藥草、布匹,大量囤積,只要是能買的到,再多的錢也是無所謂。

哪怕是幾倍的價格,只要能買的到,就是有多少吃進多少。

在這個政策之下,整個山東的運河水道,幾乎是每天都有往膠州過來的糧船,成群的牛羊被收購了,由幾百裡外往浮山這邊趕。

這樣的花錢,哪怕是日進斗金的張守仁也頂不住了。

現在浮山的財政是一塌糊塗,營務處的財務局的帳花子們每天都把盤算打的噼裡啪啦的響,但銀子只見出,不見進,這些帳花子們也是完全沒有辦法。

負責財計的主辦每天看到張守仁都是哭喪著臉,攤著手哭窮,勸張守仁省著點花……現在雖然沒到入不敷出的地步,不過也是內囊上來了,還得留著開撥出徵的費用,這樣要是哪裡出點事,就得借貸過日子了。

一個月收入超過十萬白銀,一年百萬收入的大土豪,自己省吃儉用,結果現在鬧的水落河干,替張守仁算帳的人,自己都覺得牙疼。

但對張守仁來說,錢用掉並不虧。

眼前這麼一支五千人的軍隊,打普通明軍怕是五萬人都輕鬆拿下。這麼多銀子砸出來的軍隊,加上種種教育也跟上來了,和他心目中那隻強軍也越來越象了。

現在欠缺的只是實戰的鍛鍊,是和真正強軍實戰的鍛鍊。

等明年這時候,相信他的老兵已經成為真正的精銳,到時候就要拿出銀子來,再立一到兩個營出來。

那時候,才是真用錢的時候呢。

現在他出來,也是忙中偷閒,到方家集各處轉一轉,看看屯田的工作如何了。

打仗重要,後勤一樣重要,有時候他也是感慨,什麼時候自己能專心領軍打仗就好了,有一個穩定的後方,不需要自己再操心這些軍務之外的事。

不過現在看來,距離這個理想是越來越遠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1)

第二百四十一章田間

“大人,大人!”

在方家集鎮外的一個預設的屯田點不遠處,有人在大聲叫喚著。

張守仁在浮山是很好認的。

新軍服做出來之後,所有人都是穿著新軍服,經過幾次改良之後,浮山軍服越來越重視細節,營徽,軍士標記,武官標記,分別在領口和前胸,紐扣,布料,都是儘可能的完美。所有的作工,都十分精良,雖然比不得後世的迷彩和工業化的嚴謹,但純手工的製作反而更加的突出了細節……總之,穿著之後,十分的漂亮,充滿著男人的陽剛之氣和軍人的威武氣質。

所有的浮山武官也漸漸脫不下這身軍服,就算是張世福這樣的指揮僉事,平時也不穿大明的武官袍服……在美學上,這些武官袍服和新軍服差的太遠了。

只有張守仁是還沒有每天穿著新軍服,在營中,他穿作訓服,有時巡察訓話,他穿軍常服。但只要一出營門,他就會換上二品武官的大紅袍服,胸前是獅子補子,腰纏玉帶,繫著標明他武職身份的銀牌。

這樣做法,當然是為了在大範圍內保持官威體制,免得被人抓著小毛病來說事,不值當。

此時細雨朦朦,張守仁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