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3 / 4)

州到昌邑、高密、再到萊州,一路上各州縣離海遠近不同,私鹽的質量不同,價格當然是有不同。不要小看差的幾錢或幾分銀子,做大買賣的,有時候賺錢就在這一點差價了。不過既然如此,何必把價格拉開一些呢?以我的意思,各位的進價就在一兩五錢,賣價定在二兩二錢,每石鹽能賺七錢銀子,這個價碼,比起各位東主現在的均利,最少要高出四五成出來……秦東主,我說的可對?”

這個價格和成本的推算當然很對,這是事前下過功夫的。

“大人說的是,不過……”

“不過這有點想當然了,是麼?”

“在下不敢這麼說。”

“放心吧,”張守仁似笑非笑,向著幾個商人道:“我可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既然說要統一賣價,那麼,自是把整個膠東一帶的鹽全部控在我手。三個月內,任何人不準出鹽,列位在膠東,除了買賣我張守仁的鹽,別家的鹽你們也買不到。除了靈山和浮山鹽場,青州和萊州的別家鹽場,我也都會吃下來。從今往後,列位只能從我這裡買鹽,也就是一兩五一石,貨真價實的官鹽!”

“嘶……”

“這……”

幾個商人,都是牙疼一樣,立時都是張嘴結舌,或是嘶聲倒抽冷氣,或是牙疼般的直搖頭。

張守仁這話,真是好大手筆,好大的氣魄!

除了靈山和浮山,還有登州和萊州、平度州一帶有幾家鹽場,不過登州現在還沒有恢復元氣,鹽場的生產也是基本上停頓了,萊州和平度州靠東北邊的幾家鹽場若是都被張守仁吃下來,確實這膠萊地帶,官鹽上頭,除了買張守仁的,也就沒別家的鹽可買了。

不過秦邦華很快就發現了這其中的不妥之處,他向張守仁道:“大人把官鹽壟斷了,在下十分相信。但這千絲萬縷的私鹽……”

“私鹽我會查禁,也給他們時間併入到我這裡來,我收他們的鹽,以後不再抽分,大家都可以省事。”

現在巡檢司的收益就是抽幾家鹽場和私鹽販子的稅銀,不給銀子不給過路,也送不到商行。但這樣要大量人手四處巡查,就象當年馮三寶要養幾百鹽丁一樣。

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3)

此時的交通狀況不盡如人意,到處都有支路叉道,幾百人根本看不全,禁不絕。

按張守仁的做法,以後就不抽銀子,只管巡查,發覺賣私鹽的就肯定有重罰,這樣時間久了,私鹽自然就真正禁絕了。

現在的私鹽販子,要麼把他們的鹽全部當官鹽,要麼就洗手不幹。

這種做法,當然好大氣魄,不過眾商人細想下來,以張守仁現在的人手,要是真的這麼做法,倒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

“只有一宗了,”秦邦華是爽快人,要不然也不會做出這麼大的事業。他看向張守仁,沉聲道:“本行在膠東一帶,除了方家集還有靈山鹽場,平度州……好多處分行,一年收鹽在一百萬石以上,據在下所知,靈山、浮山和平度州那幾家鹽場加起來,一個月不過三萬石左右,大人就算全吃下來,也沒有辦法滿足我一家所需,更不必提這麼多家商行了。”

“呵呵,果然是秦東主,還是把最關鍵的地方給說出來了。”

張守仁點頭微笑,一副欣賞的表情。

確實,說了半天,產量才是最關鍵的。

為什麼有這麼多私鹽販子,還是因為官鹽的鹽場出鹽太少。現在浮山所全部人手都在替他煮鹽,加上靈山鹽場也被他控制,這樣加起來一個月才四千多石鹽,如秦邦華所說,把剩下的鹽場全加起來,一個月兩三萬石的產量,可眼前這幾家鹽商加起來,一年所需的鹽在兩百萬石左右!

要知道,當時山東的人口已經很多,象濟南這種大城市人口已經接近百萬,臨清這樣的城市亦有數十萬人口。

這種矛盾其實也可以放在全國來看。

明末時,全國的用鹽量是十八億斤,但官鹽出產只有五億斤,還有十三億斤的缺口是怎麼填平的?

當然是大大小小的鹽商和私鹽販子來滿足這個缺口了!

整個山東,保守估計也有三四千萬人口,眼前這幾個鉅商最少掌握了山東一半左右的鹽的銷量,所謂二百萬石,也就是兩千四百萬斤的鹽需求量,對一個人口大省來說,這個數字並不驚人。

但對幾個人,特別是對張守仁來說,這其中蘊藏的巨大利益,實在是叫他為之心動,甚至是輾轉反側,寢食難安!

秦邦華的懷疑和言下之意也是明顯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