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幾里大的鹽池,別的地方都沒有太大變化,只有結晶池內,白花花的,全部都是鹽!
這些鹽,雪白精細,握在手中就象一捧細沙,手指一鬆,鹽就簌簌直落下來。
柔軟,細膩,白淨。
很多人都是如痴如醉,跪在鹽池裡頭,低著頭把鹽捧起來,鬆手放下來,再捧,再放下,就是這樣一直迴圈著,再迴圈著。
張守仁看的也是搖頭嘆息,其實也怪不得這些人這麼丟臉,他們是世代在海邊的,雖然不是灶戶,但煮海出鹽也是祖輩世世代代傳下來的營生。
靠海不吃海,難道就只種地?幾畝薄田,能養活自己嗎?
海洋才是真正的資源富礦,打魚那是肯定的,在張守仁穿越之前,這些軍戶打的魚可是捨不得自己吃,全部是挑到集鎮上販賣的,因為離海太近,打魚的人多,海魚賣不出好價錢,就算這樣,這些人平時也捨不得吃,實在賣不掉了才會自家留著食用。
說起來是笑話,靠海的人,那些海貨自己吃的卻是極少,基本上一生一世,也就是很少的那麼幾回。
至於鹽,吃當然是夠吃的,但煮鹽這種活,祖祖輩輩也是吃了太多苦了。
這些軍戶,打記事起就幫家裡人撿柴火,燒鍋,打下手,煙熏火燎的也吃了不少苦。等自己長大,才知道這活計真不是人做的,實在是太辛苦了。
就這樣辛苦,一年才賺五六兩銀子,但如果不做,這幾兩銀子也是沒有。
就是最近,張守仁提高了煮鹽的價格,一石直接五錢收,這收入比起以前漲了一倍,不少人家仍然是全家老小一起上,賺的錢雖然多了不少,但吃的辛苦可也是加倍了。
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3)
現在看到張守仁不聲不響建起這個池子,在不遠處的趙家堡還有一個在建,下個月還有兩個鹽池要建,反正浮山這裡,只要是海灘地勢平坦能建的地方,全部要建成鹽池。
這麼一個池子,只二三十人負責引水,排水,推晶,反覆晾曬,結果就是出來這一大池的鹽。這麼看過來,這麼大的鹽池,少說就是幾萬斤的出產,最少也是兩千到三千石。
剷出來,再引蒸發池裡的滷水進結晶池,然後就又等著結晶出鹽。
這樣快捷,方便,省事的法子,試想一下,這鹽池一年要出多少鹽?而且浮山還不止這一個池子,是好幾個,再有靈山也可以建,這一年出來的鹽是多少?
有這兩大鹽場,建這麼多鹽池,一年的鹽的產量到二百萬石,哪裡是大家笑話的那樣痴人說夢,是大人完全在說笑?
這麼一想,眾人都是神色各異,臉上的神情都是一變再變。
張守仁現在是久坐在上位上,研究人的心理可比以前多的多。換幾個月前,他未必能想到這些人先悲再喜,然後再悲,到現在臉上似喜似悲的模樣是為了什麼。
原因是很簡單,鹽池這麼樣的出產,以後大家再煮鹽就是笑話,張守仁用鹽池出產的鹽又快又好,也勢必不會再收煮出來的鹽了。
那麼,就是等於大家要失業了。
原本要五千人做的活計,現在最多三四百人就夠了,剩下的人幹什麼營生是好?又打哪裡賺銀子去?
大家才剛過半年多的好日子,難道就這樣又完了?
不少人心中惴惴不安,原本高興的心情自然是打了折扣。不過,更多的人是選擇用信任的眼光看向張守仁……這位大人,遇事是走一步,想三步,他可不會把大家又重新往絕路上逼!
以前再苦,還能煮鹽,大人要是弄的大家沒活路了,這還是大人嗎?
“父老們放心。”
面對這些信任的眼神,張守仁也是感慨萬千,他向著眾人,微笑道:“大家的生計,我會考慮到的,不會叫大家再過窮日子,請放心好了!”
“多謝大人!”
“大人實在是……”
“我給大人嗑頭便是!”
剛剛慌亂的人,此時也是心中有了底氣,張守仁就是本堡的定海神針,有他的話,大家自然就是放心,不需要再發慌了。
“怎麼樣?老陳,老王,幹還是不幹?”
“當然幹,一輩子的富貴,豈能縮?”
“什麼時候動手?”
“回去商量,商量,再說。”
“對,這裡人多,眼雜,嘴也雜,我們不必多言,看完這場熱鬧,咱們一起去東山堡。”
“嗯,很好,我買點酒和肉,咱們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