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剛剛作戰,張守仁並沒有如前幾次那樣衝殺在最前。
他的武藝當然還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但,這一次他決定自己不上了。
明朝人的想法,武將就是要騎射精良,能使大刀劈砍殺敵的才是好武將。赫赫有名的“劉大刀”就是如此。
這個老將確實是勇猛,聽說用的是幾十斤重的環首大鐵刀,拿在手中,揮舞如風。
不過張守仁實在懷疑,這位爺是不是真懂得為將之道。
領幾十人的小軍官,可能自己一定要武藝精強,領幾萬人的總兵大將也是事事衝殺在前,這個事未必太搞笑。
後來劉老將軍死在抗清的第一線,也確實是以身殉國,張守仁也不好拿他當例子。不過,對下屬的武將,他的態度就很簡單了,所有的將領,一定要學為將之道,把事情交給下屬做而事事成功的上位,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一勇之夫,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了。
剛剛他一直在後面,也是觀察著每個小旗官和隊官的反應。
看指揮,應變,對士兵的激勵,對陣形的微調。
林文遠和張世祿的表現確實不錯,其餘幾個也是中規中矩,孫良棟這廝果然又是有亮點,剛剛的那一下,實在是玩的漂亮。
估計自此之後,也沒有幾個人敢和浮山所這邊玩兒遠射了。
都一邊玩兒去!
比近戰,六百多長槍兵打的三千登州營精兵毫無還手之力,這戰績,傳揚開來,還有什麼可說?
當然,不得不承認,這一次浮山這邊也是取巧了。
正好在長街遇上,對方人多的優勢被建築物擋住了。巷戰就是這樣,地形之利被誰抓在手中,被誰利用的好,戰爭的天平就會向誰傾斜。
剛剛最險時,就是登州那邊想以命相博的時候,可能是丘磊的家丁親兵們突上來了,這些人兵器稱手,武藝高強,剛上來時,連傷了好幾個親丁。
若不是林文遠和張世祿十分得力,壓住陣腳不亂,然後張守仁急調兩隊上去支援,密集槍陣把那些親丁戳的痛不欲生,親丁們恨這些傢伙傷了自己的同伴,下手極狠。
這一次,估計丘磊花大價錢養起來的家丁隊,損失一定不小。
仗,已經是打勝了,而且勝的乾脆利落,毫無瑕疵。以張守仁對登州這邊情形的瞭解,此事大約也就是這樣了。
丘磊再不知好歹,也會明白浮山這邊還是留手的。
除非他造反,真刀實槍來幹,不然的話,這碗酒再烈,他也只能嚥下去。
況且,就算他心一橫要造反,除了自己掌握的精銳營頭之外,那些軍頭們是不是聽他的,話猶可兩說。
丘磊這總兵,對部下的控制力,還有麾下精銳的數量,那可是遠遠也不及劉澤清了。
“輕傷的,能自己走動的,現在就回去。”
大戰算是打完,底下就是收拾殘局。
老實說這種事浮山親丁可真不在行。打海盜,沒死的也是在喉嚨上再來一刀,然後剁下首級,用鹽醃製一下,以防臭頭,然後解開頭髮,散著扣在扁擔上,挑了去報功就是。
第九十六章 救傷(2)
殺鹽丁,也是這樣,補刀之後,丟在挖好的大坑裡頭。
反正今天這種事,以前還真沒做過。
那些受傷的營兵,眼看著人家來救,心裡自是歡喜,不過看到這些浮山兵的眼神,卻是充滿殺氣,於是一個個嚇的屁滾尿流,趴在地上,動也不敢動彈。
這也導致了多年之後,這些營混子到處宣揚,浮山兵殘忍好殺的形象,似乎也就此深入人心……
輕傷的登州兵就是自己掙扎著起來,他們的傷勢也是千奇百怪,什麼樣的傷都有。
牙齒被打掉的,鼻青臉腫的,或是捂著胸口皺眉的,甚至是吐血的,都不奇怪。
這還算輕的,好歹三五成群互相扶著就能自己走回去。當然,兵器是留了下來,有不開眼的還想去撿自己丟下的刀劍大刀什麼的,被浮山這邊眼睛一瞪,立刻就是十分乖覺的放了下來。
笑話了,這一場大戰浮山這邊已經是手下留情,這麼一點東西還想拿走?營混子雖然戰鬥力差,留下來的東西倒是好東西,畢竟這幾十年一直在打仗,前方將士以命相搏,用的東西也不能太差了,特別是登州這樣的地處前線的地方,發下來的刀槍劍戟還算過的去。
就算是劣製品也無所謂,這麼多兵器重新鍛打一下,可以省下不少精鐵。浮山那邊,可真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