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自己的商船,不買鄭家發給的通行證明就根本無法正常進行貿易,所以鄭芝龍利用自己的戰船在海上圈了好大一塊地,現在他的部下已經有數萬人,到崇禎末年鄭家的勢力已經控制了大半個福建,擁眾十餘萬,然後鄭芝龍與黃道周連合,擁立廢唐王為隆武皇帝,一個海盜能成就如此事業,儘管後來他昏了頭,自廢武功投降清朝,後來被清廷覬覦千萬兩白銀的身家而殺了頭,但一生功業,實在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在中國歷史上,也就是半商半盜的嘉靖年間的王直,能與鄭芝龍比一比,就算是鄭芝龍的手下敗將李旦,也曾經有率眾數萬圍攻馬尼拉的記錄,這些海盜,也是趁著隆萬大開海,海洋貿易興起的風潮,迅速發家,甚至能與西方列強的遠洋海軍相抗衡。
然後在清朝入主中原,三十里內的海邊不準住人,片板不準下海之後,這一切也就迅速煙消雲散,中國成了一個徹底的農耕民族,對大海的渴望和控制不復存在,而一直到數百年後,被別人用堅船利炮開啟大門之後,才知道原本一直是世界一級的超級大國,已經淪落到人見人欺的地步了。
有鄭家做背景,海盜對眼前這個叫鄭十一的人畢恭畢敬也就可以理解了。
畢竟鄭芝龍可以說是海盜之王,整個南中國海到處是鄭家的船隊,這些海盜在前些年風頭緊的時候,經常全部跑到南方去避難,雖然現在黃龍的水師完蛋了,但不代表大明就永遠沒有水師。
第一百二十四章 海盜王(3)
就算是亡命之徒,如果有一條退路的話,海盜們也不會自己把後路給切斷。
此次鄭十一過來只是收一批皮貨到南邊,一聽說海盜有大行動,也是極講義氣,帶著自己一般人就和眾人並了夥。
當然,鄭家的人只是助拳,各頭目心裡清楚,人家的人可不能往上用,死了幾個,將來記在自己頭上,哪一天算起帳和利息來,那可是吃不住勁,不如省點事,還是用自己的人為主的好。
“陳爺,李爺,從這裡往東直走,再過幾里路,就是浮山所了。”
在星光月色之下,兩千多海盜一邊輕聲說笑,一邊大步疾走著。他們是談不上什麼軍紀,也根本沒有軍紀這一說。
不得罪頭兒,燒殺搶掠,什麼事都能做,得罪頭兒犯了規矩,三刀六洞丟下海去也是不消說得。
此時大家難得聚集一處,有不少都是親朋故舊,在一起邊走邊是說笑,中小頭目自己都是如此,更加不會管下邊。
陳安國和李富有心想管管,免得在鄭十一面前丟了自己的人,不過看鄭十一也沒有什麼表示,自然也就不必多事。
走了一個半更次,翻過幾過小山,一路上道路十分難走,有幾處地方根本就沒有路,所以直線距離雖然不遠,但仍然走的十分困難。
當時的浮山,也就是後世的青島主城區到即墨這一帶到處都是荒山,嶗山山脈橫隔百里,海盜們為了隱蔽行蹤也不能走大道,於是只能翻山越嶺,耽擱時間自然是在所難免了。
好在山路雖難行,但並不算太高絕崎嶇,剛過子時不久,帶路的王把總就是指著黑漆漆的前方,示意浮山衛所已經趕到了。
“好,一會兒你就在後頭等著,咱們要是拿下這個所城當然好,要是拿不下來,你再帶我們去方家集。”
“是,下官一定效力。”
“嗯。”
用輕蔑的眼神掃一眼這個神色猥瑣的營官把總,陳安國和李福對了一下眼色,便是對幾個小股海盜的頭目道:“按咱們說好的,你們幾個帶部下先行。”
身為小股海盜,原本也就有被人驅使的自覺,加上現在已經翻過海邊群山,藉著星月之光,可以看到眼前是一個又一個的村落。
北方海盜,靠的就是打家劫舍,到處搶掠為生。一看到這些村落,這些海盜便是熱血沸騰,多年燒殺搶掠使得他們的神經極欲渴盼刺激,也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殺戮,嗅著離岸很遠但仍然腥鹹的海風,幾個海盜頭目一起躬身答應,然後揮舞著手中的短刀和利斧,帶著部屬,一路呼嘯向前。
“叫人把即墨營送的火器,加上我們自己的鳥槍火銃,全部集中在一起。”
前鋒出發,大隊海盜緊接跟上,月光和火把亮光之下,是一張張十分獰惡的面孔,隊伍中負責施放火器的海盜們開始亂哄哄的集結,一會的激戰,他們將施放手中的火器,將官兵驅散殺敗。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1)
第一百二十五章同仇敵愾
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