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部分(2 / 4)

聲一咳。

崇禎聽到聲響,轉頭一看,堂堂帝王,竟是身上一震。

他原本眼神迷離,眼眶中還帶著一點淚花,這劉娘娘就是崇禎的生母,其父泰昌皇帝也就是萬曆的太子身邊的選侍,當年萬曆皇帝有易儲之意,皇太子和福王爭儲位,天家內部鬧起風波,皇太子心緒不佳,有一天不知怎地劉選侍得罪了皇太子,結果就莫名其妙的在深宮之中消失了。

這種處死身邊女人的事當然不大光彩,皇太子混的不如意,只能拿身邊的女人洩怒,後來萬曆死後,此事漸成宮中疑案,眼前這副畫像,還是崇禎在即位之後叫人憑記憶繪畫出來,並不相像,只是憑弔時可以有所依託罷了。

一看到是王德化親自前來,崇禎知道必定有緊要軍情,在他為皇帝的這十餘年裡,這樣的情形也不是頭一次了。

衝擊最大的當然是鳳陽皇陵被焚燬的那一次,當時他全身縞素,到太廟哭廟謝罪,下詔罪已,鬧騰了很久才消停下來。

到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很難有什麼真正的壞訊息能叫他動容了。

眼見王德化前來,崇禎還是在地上給自己的母親叩了幾個頭,然後起身,在太祖和成祖兩個皇帝畫像前看了一會兒,接著到萬曆皇帝的畫像徵徵呆立了一會兒,然後是父兄二人,他只是瞟了一眼,在這兩人的畫像前毫無停留之意,直接便是往殿門處來了。

大明是二祖列宗,崇禎心中最崇敬的當然就是二祖,其他的列宗都不怎麼放在心上,特別是世宗之前,並非他的直系祖上,更談不上有什麼崇敬之情了。

唯有看到神宗皇帝的畫像時,崇禎的心思最為複雜。

現在朝野都有一種看法,大明天下,始壞於神宗。對這個說法,崇禎心中也未必不贊同,但無論如何,在他心中,萬曆年間天下安定,富足,天下垂拱而治而無須煩憂,對他來說,當時的深宮生活雖然有壓抑和困窘的一面,卻也是有安定和富足的一面,回想當年,心中對萬曆皇爺不乏抱怨,但更多的是對當年日子的美好回憶了。

至於他的父親泰日帝和阿哥天啟帝,崇禎對他們的回憶,實在是沒有一點美好的地方,所以他只是瞟了畫像一眼,懶得停留上香了。

到殿門處時,有小太監過來替光著腳板的皇帝穿上襪子和鞋子,等皇帝踏出殿門,畢恭畢敬的轉身退出殿外後,王德化才上身一步,躬身道:“皇帝,湖廣地方有緊急奏報。”

“乾清宮再說吧。”

明知道是壞訊息,崇禎心裡懶懶的,也不願在奉先殿這個離祖宗最近的地方聽奏報,一步不停的上了轎子,到乾清宮東暖閣坐下後,才把王德化手中的奏報接了過來,瞟將上去。

“損兵一萬三千人,其中戰歿參將一人,遊擊五人,千、把一百三十餘,旗號金鼓損失無算,甲仗損失無算,光是糧食就失了兩千多石……”

崇禎先是目光呆滯,接著兩眼瞬間就變的一片血紅。

雖然明知道是壞訊息,但眼前的湖廣方面的奏報實在也是叫崇禎心情太為惡劣,一邊看著,便是一邊劇烈的咳嗽起來。

年剛及三十,普通人而立之年而已,這個大明王朝的君皇卻已經不勝負荷,在咳喘的同時,趴在御案之上,天青色的雙龍盤珠繡金翼善冠下,是一張慘白的臉,兩鬢斑白,看著不是三十,而是四十以上的老人一般。

“皇爺息怒!”

儘管這情形已經是司空見慣,但在場的人,包括王德化在內,俱是下跪請崇禎息怒。

聽到訊息後,皇后並田妃、袁妃等各後、妃宮中也是派了人來,皇太子亦是派人前來,乾清宮殿前階下,立時站了個滿滿當當。

“王大伴起來。”

“謝皇爺。”

王德化雖是內廷司禮首席,但內廷是奴才,不比外廷內閣首輔那麼尊重,椅子和茶水是肯定沒有的,不過也沒有叫他一直跪著的道理,畢竟是幾萬奴才的首領,崇禎還是給予適當的尊重。

叫王德化起身後,崇禎苦笑道:“不想在羅猴山敗後,又復有白羊山之敗。”

“是……不過皇爺請放寬心,楊閣老已經親臨襄陽視師,不日想必就會有捷報。”

“怎麼會有!”

崇禎面色變的陰沉下來,抖著奏摺道:“楊先生說方孔昭可惡,陽奉陰違,屢壞戰機,驕縱不法,十分該死!今勳陽撫標戰敗折損兵力甲仗,左鎮亦是如此,元氣大傷,沒有半年以上,很難恢復,楊先生再巧,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況且……”

崇禎對楊嗣昌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