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部分(3 / 4)

儘管他說的輕鬆,張秉文等人心裡卻是明白,這位大將軍在河南和湖廣時的恭謹態度恐怕會一去不復返了。

張守仁要的是一個大義名份,還有一個“勢”,所謂形勢比人強,便是他一手營造出來的山東大局。現在的山東,除他之外無人能鎮的住,朝廷調他回來,任為總兵,已經是放虎歸山,到此時,他在這兩年的隱忍和低調已經沒有意義,一切可以改弦更張,用另外一種做法來做了!

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城

“大將軍威武。”

不論張秉文喜歡或不喜歡,接受或不接受,此時此時,當著霸氣十足的張守仁,他也唯有俯首下拜。

“大將軍威武!”

緊接著,便是周洪謨這個臨清參將。張守仁或有意或無意,放他一馬,眼前幾十顆血淋淋的人頭提醒這個十分油滑的參將,小心謹慎,處處小心。

“你當差還算勤謹,以後更要當心,若有錯,則本將不會輕饒。”

殺知州,殺士紳官吏,用的是申明法紀的理由,當然也是為了立威。山東地方,以後張守仁的做法不會如以前那樣叫人如沐春風,該殺則殺,他積蓄實力到了一定地步,已經可以到為所欲為的時候了。

留下週參將,無非掩人耳目,總不能一到臨清,就把文武全數殺了。

“是,末將曉得,多謝大將軍開恩留情。”

周洪謨滿頭大汗,適才流寇被擊敗時他成功守住城池的那種自得驕矜之態已經蕩然無存,此時此刻,唯有躬身俯首了。

在臨清參將躬身的時候,張守仁已經挽著張秉文的手,笑著道:“鍾陽公,我二人進城撫慰城中軍民吧。”

張秉文苦笑一聲,退後半步,半躬身道:“願隨大將軍之驥尾。”

“哈哈,如此甚好!”

張守仁在前,張世福等諸將彼此相視一笑,都是相隨而入。臨清被圍已經很久,幾次攻城雖然是雷聲大而雨點小,但也鬧的城中軍民人心不安,加上州官等城中官員十分殘苛,圍城被困之時還在騷擾盤剝百姓,城中軍民怨氣都是不小。

待看到身著鐵甲,外罩麒麟服,相貌氣度都十足威嚴的張守仁與一個緋袍大員攜手同入之時,先是在城牆四周助守城池的民壯上來跪下迎接,接著便是沿街的商戶與民眾迎接出來,他們忙不迭的搬抬出香案,焚上爐香,或是擺上酒菜,闔家老幼在門戶前跪下,一看到張守仁等人的蹤跡,便是深深俯首叩頭,口中稱頌大將軍不止。

待城頭掛上李知州等惡吏和豪紳的人頭之後,城中百姓聽到訊息,頓時就是沸騰起來。

“大將軍威武!”

可能是浮山這邊的人起了個頭,但接下來,整個臨清都是傳聞此聲,一直到天黑之時,還有人家在放著鞭炮,大人小孩都起勁的叫著大將軍威武的話語。

臨清是南北通衢地方,漕運集合的中心,一個臨清倉就常常儲積著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石的糧食,其餘的各色物資無算。

商行輻湊,商旅眾多,貿易發達,這樣的地方必然是民心浮滑,如果張守仁想如控制登萊兩府那樣控制臨清這樣的地方,老辦法肯定是不靈。

圍城兩月,城中慌亂,又有知州殘害商民,大將軍解圍之後,誅斬貪官,盡顯威武,如此,民心果附。

到了晚間,張守仁不客氣的住進了州衙,原州官的家屬被驅逐出去,一家大小自是哭哭啼啼,但張守仁看了,心中毫無同情之感。

從河南一路過來,看了那一對母子死在眼前之後,對這些狗官的家人,難道還能有什麼同情之心了?

一家哭相如一路哭如何?一路哭又如一省哭如何?

他到臨清,做事雷厲風行,盡顯軍人本色,這兩年因為要在這個大帝國向上,要積蓄力量,原本的那些軍人霸氣漸漸消斂了很多,連孫良棟和朱王禮私下都說,現在張守仁做事不溫不火,面面俱到,已經和當日有很大的不同。

這種改變,其實很多老部下都看在眼裡,只是大家不敢隨便議論,此番在臨清張守仁的改變隱約又是那個雷厲風行,嫉惡如仇的百戶官回來了,跟隨在張守仁身後時,很多人感受極深,心中充滿欣喜之感。

“濟南又打算如何呢?”

州衙與全天下的衙門一樣,大門,大堂,照壁,儀門,前面是六房和大堂衙門是處斷公事的地方,二堂是起居和見人的地方,州衙打掃乾淨過後,張守仁搬了進來,中軍處和特務處參謀處都是搬了進來,各自鋪開攤子,那些年輕幹練的隨員們都開始自己手中的活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