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臣到部後便請旨擬行。”
“其部下有個叫張世福的,聽說老成的很?”
“是,其人臣叫人考察過,總旗出身,素有威望,為人老成持重,所以也很得軍心。”
“尤世威無用,將他調走,著張世福補登州鎮總兵官。”
陳新甲渾身一振,但也不敢多言,更不敢反駁,只得點頭應諾下來。
“其副將中,可堪造就者似乎還有一個叫曲瑞的?”
“是,聽說年輕英敏,有大將之風。”
“著他補保定總兵。”
“這……是,臣知道了。”
“著副將孫良棟補淮安副總兵。”
“是,臣遵旨。”
“好了,這三人,說是臨清一役最大功,給兩個總兵,一個副總兵,總也夠了。想來還可以加以秩祿,兵部奏上來,朕皆批覆便是。”
到此時,崇禎的思路陳新甲終於大致摸了出來,無非就是開始防範和限制張守仁的權力,同時開始扶持張守仁的部將。
這樣的做法,陳新甲卻是覺得不妥。承平之時,對大將不妨以此法制之,分薄其權,扶持其部下坐大,使其內鬥,這樣將領之權實際上就是被削奪。
而此時朝廷法度廢馳,這樣做法,等於是幫著張守仁鞏固地盤,甚至分散出擊,十分的不妥。皇帝久居深宮,看一些史書便隨意施為,簡直是胡來。
但陳新甲不僅不敢反對,連一個字也不敢說,回到兵部之後,自是按皇帝之意擬旨,當晚訊息傳出,不少文官都感覺皇帝的處斷十分不妥當,卻也是和陳新甲一樣,對崇禎的處置辦法不置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