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3 / 4)

“臣豈敢胡言奏上!”一句懷疑,嚇的駱思恭面無人色,連忙跪下,叩頭道:“臣絕不敢,若有情弊,請皇上將臣重重治罪。”

“罷了,你且起去!”

崇禎看到駱思恭畏懼的模樣,感覺自己天威不測,這些近臣和內侍必然不敢對自己有所隱瞞,當下滿意的點一點頭,吩咐廠臣和錦衣衛都先行退去。

在他執政的十幾年間,首輔走馬燈一樣的換來換去,有一段時間,閣臣會推乾脆用抽籤的辦法來決斷,這其實是政治上的失分和嚴重的不合格,皇帝沒有明斷,臣下亦互相推諉,這才有抽籤之舉,但現在聽到駱思恭等人的話,他感覺自己最近於國事的處斷十分英明果決,以致京師官場和百姓十分敬服,心中自是感覺十分得意。

“諭內閣,著範復粹晉位為建極殿大學士,為朕之首揆!”

範復粹是現在的次輔,按理說晉位首輔是理所應當之事,但此人已經年老,精力衰邁,根本不是首輔的材料,就怕是他自己,也沒有指望有一天能做上首輔的位子。

伺候的太監自然立刻至制誥房,將旨意轉達到內閣,制誥房原本就屬內閣,不到一刻功夫,整個內閣和六科掌科們就知道了皇帝的最新決斷。

“聖心莫測啊……”有人這般議論著。

也有人面露冷笑,崇禎的心思誰不明白?故意叫範復粹這老朽出頭,就是要叫周延儒和楊嗣昌爭一爭,看看局面有沒有新的變化。

又想使人,又不肯痛快給人官職,總以心機馭使臣下,那麼臣下又怎麼會以赤誠侍上?

……

……

京師裡風雲變幻,張守仁是一概不理,自二十日與監軍太監鬧翻之後,他便率部離開襄陽,重返谷城。

接下來楊嗣昌調兵遣將,似乎是有意到太平山一帶追擊在那裡盤桓的西營,但因為近期的事,似乎諸將都心氣不高,除了猛如虎和張任學等大將奉命出擊外,賀人龍藉口漢水一帶有流賊出沒,匆忙返回了自己的駐地,左良玉則藉口去年大敗後在編練新軍,現在成效不足,不能浪戰,不僅不出戰,還向楊嗣昌催要糧餉。

諸事不順,聽說督師大人氣的天天摔杯子,對劉元斌等監軍太監也意見頗多,可惜也沒有辦法將他們攆走。

這些事情,張守仁一律置之不理,楊嗣昌數次派使者請他到襄陽,他要當面做和事佬,可惜張守仁概不買帳,等到了二月中旬,朝廷終於對兩次衝突有了明確回覆……標準的和稀泥做法。

皇帝對大將軍榮成伯做出了一些警告,暗示他不要得意之後就盛氣凌人,但同時又督促戶部將全部賞賜,不分銀兩和其餘的賜物,全部隨宣旨的使者一起運到襄陽。

兵部則是已經議妥了登州鎮所有將士的封賞,報給皇帝和內閣後,立刻獲得批准,於是在二月中旬之時,對登州鎮去年戰功的所有封賞就全下來了。

整個登州鎮的駐地,主要是以太平鎮為核心,七千餘人,個個喜色盈腮。

大人斬巡撫標營三百餘人,當眾喝斥巡撫,又當著幾百文武官員和督師大人的面,怒斥兩個太監,國朝自建立以來,除了開國那幾十年武官尚算有些地位外,其餘這二百餘年就剩下武官被文官和太監奴役折辱。

現在張守仁算是為大夥兒一吐胸中晦氣,皇帝未曾因此事而責罰,同時太監和巡撫也無力報復,而除開此事外,封賞亦至,對朝廷的銀兩大家看的不重,幾萬銀子,從徵將士每人全分又能得幾兩到手?些許恩賞,幾年才頒賜一回,數年間從成軍到壯大,皇賞根本沒見幾回,到現在登萊鎮已經糧餉充裕,最低等的輔兵每個月都有幾兩銀子和糧食到手,對朝廷的這些賜物,大家看的很輕了。

倒是官爵畢竟代表著太多東西,此次封賞的規格因為張守仁而升高了不少,封賞一至,全營上下都是一片喜氣歡騰。

“張世福,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榮祿大夫,登萊鎮副將。”

“林文遠,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榮祿大夫,登萊鎮副將。”

“張世祿,右軍都督府右都督,護軍,登萊鎮副將。”

“張世強,右軍都督府右都督,護軍,登萊鎮副將。”

“孫良棟,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右護軍,登萊鎮副將。”

“王雲峰,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一鎮之中,原本可以分左右兩協,一鎮總兵領正兵營,兩協副將領奇兵營,參將領援助兵營,遊擊領遊兵營,諸營皆為總兵正兵營的後勁和協助,而特殊情況下,一鎮可開三協,或是四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