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有什麼機會。
“叫兩翼騎隊應旗,”他漫聲令道:“一會敵騎突入陣中糾纏之時,兩翼包抄過來從其側後夾擊,一戰克敵!”
“是,應旗!”
在張國柱身邊,他的副手開始向兩翼騎兵們揮動旗幟,整個戰場縱深並不是太深,但寬度超過六里,這樣的距離指望每個命令都用傳令是不可能的,曹州鎮的訓練再不靠譜,戰場的指揮仍然是可以用旗語來進行。
只是明軍的旗語一般是一路師承下來,只有丟失而沒有補充和創造,軍人素養一代不如一代,不少將領到總兵一級仍然大字不識一個,真正聰明的讀書人也不可能到軍中去,那些文職的督師巡撫只講控制將領和保障後勤就不錯了,能在戰場上指揮兵馬的都是了不起的幾個文職督撫中的傑出之士,就算是這些人也不可能去改革金鼓和旗語等事,這畢竟是太有辱自己身份了。
在幾輪旗語之後,兩翼的騎兵首領才揮動旗幟表示已經收到命令,同時他們也開始傳令給自己的部下。
按理論來說,一切都應很順利,可惜訓練程度不足,導致第一環節順利之後,接下來就是一片的混亂。
騎兵們自己擠成一團,上下應旗時一片混亂,不少應旗兵屢次搞錯了內容,然後被上官喝罵責打。
看到這樣的情形,張國柱自然大怒,不過此時不是他發怒窮治部下的時候,在對面,重騎兵們已經開始衝刺了。
在這些重騎兵衝刺之前,他們不過是一群耀眼的穿著鐵甲的不自量力的傢伙,三百人不到還分成三隊,陣形還特別密集,在相隔半里開外看過去時,就象是一隻豎起了尖刺的刺蝟,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