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3 / 4)

市,是災荒地方用來買賣人肉的肉市,不是賣兒賣女的所在……”

“什麼?”

張守仁霍然變色,聲音都高了好多上來,引得那邊不少人看向這邊。看是幾個軍將在一起,一群人臉上都有不安之色,突然就走了好幾十個,這一下,把肉案子露出好多個出來。

果然是如杜伏虎所說,這人市就是賣人肉的地方,成堆的死人就堆放在地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衣服都剝去了,光溜溜的如豬狗牛羊一樣被放在地上,有幾個小夥計模樣的,正在用桶擔著水,衝涮著這些死人。

案子上都是擺著被開剝的死人,頭顱剁了好幾個在案上,都是眼睛睜的大大的模樣,胳膊,內臟,大腿,分門別類,堆的小山也似。

這樣的肉案子,整條二里長的小街,布的滿滿當當的全部都是。

張守仁只感覺身上過了電一樣,頭髮“涮”一下就豎了起來,差點把頭盔都頂起來,額頭額角,全部是豆料大的汗珠,涮涮的就順著眼眉毛流淌下來。

人世間的情形,還有比眼前更加可怕,更加駭人,更加聳人聽聞的嗎?

怪不得剛剛那些賣肉的人,都是低頭抱肉,做賊一樣的跑著走出去,買賣人肉,誰能如買豬肉買羊肉那樣談笑風生,大大方方?

“我們走吧,大人。”林文遠在他身邊,低聲勸道:“河南這樣的情形,我早就看出來了,青黃不接的時候,田裡沒糧,說明連種子糧都在上年吃光了,路邊的野菜剛露頭就被挖著吃了,除了那些根本沒法吃的荊棘樹木,大人你在道邊見過多少能吃的東西?就算這樣,也是人蹤察見,這說明災情實在太嚴重,人們都背井離鄉,到別處找活路去了。”

“難啊。”杜伏虎是鄣德災民,鄣德是河南黃河北邊的大府,人口眾多,原本是人煙稠密,農業很發達的地方,自崇禎早年天災就敗落了,吳應箕等人記述的北方慘景,很多就是鄣德早些年的景像。

此時這個逃過荒的鄣德流民眼中隱見淚水,搖頭道:“一家七八口出來,全村幾百口人,出來後就看到官道上到處都是人群,路邊和地裡的野菜吃的光光,種下去的種子糧吃的光光,田鼠窩都掏的乾淨,一路上飛鳥都見不著,這麼多人逃荒,就感覺路走不到頭,人也見不到頭,走了幾天過後,一路就但見餓殍路倒了,走的越遠,死人越多……大人,慘啊,太慘了。”

雖然說到最後,杜伏虎也不曾提吃人的事兒,但遭遇過如此慘事的人,恐怕就算自己不曾吃,見也是一定見過的了,其中必有不少悽慘之事,張守仁喟嘆一聲,也就不再問下去了。

此時李灼然與王雲峰這哼哈二將都趕過來了,見此情形,在林文遠的示意下,示意身後的人不要再過來。

還好大家進鎮都是牽馬而行,不然光是馬匹跑動的動靜,眼前這些人也就全嚇跑了。

“他是鄣德流民,大舅,你是怎麼知道這事兒的?”

面對張守仁的疑問,林文遠苦笑一聲,眼神中也滿是苦澀之意:“也是好些年前的往事了,當時我是跟著一個老貨郎當學徒,打打下手,挑挑擔子什麼的……一挑就挑到青州,進了青州地界才發覺不對,趕緊就往回走,就是這樣,也是被人搶了擔子,還差點被剁成肉餡……”

提起當年的事,林文遠也是有神思不屬之感,山東的災荒沒有北方其餘各省重,但在崇禎年間也是倒黴地界。

先是吳橋兵變,弄的登州府幾成白地,到現在才因為張守仁的存在而恢復元氣。禍亂遍及整個膠東,加上毛文龍死後東江各島內亂,大量島民逃到登萊,移民壓力也是不小,反正吃苦的總歸是百姓。

再有青州災荒之事,因為衡王府霸佔多半肥沃的土地,到處設卡,隔斷糧商,原本不重的災荒居然鬧的赤地千里,據林文遠所見,到處都是和眼前的情形一樣,也是人市極多,那種傷心慘毒的模樣,叫人難以忘杯。

最為悽慘的,當然就是百姓易子而食,也就是你吃我家的人,我吃你家的人,大家都不忍心吃自己人,就換著來吃吧。

聽到這樣的話時,張守仁這才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毛骨悚然”!

去歲從河南入襄陽時,一路上饑民甚眾,浮山軍也是沿途放賑,一路放到湖廣。到此時,張守仁才是明白過來,和真正的慘景比起來,自己在去年看到的,也不過就是冰山一角罷了。

“六文錢一斤啦,要買的趕快了!”

雖是災年,屠夫仍然是一臉橫肉,身上也是,見張守仁幾個沒有動作,只在一處說話,便誤以為是來買菜買肉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