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3 / 4)

仁時,那種崇拜到極致的眼神是究竟為了什麼了。

古之名將,不過是替小兵處理一下傷口,假模假式的,而實際的情形卻是將領多半都是霍去病那樣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甚至是李廣利那樣的,十幾萬大軍出關,回師的殘師不足萬人,一將功成,十萬骨枯。

以士兵的生命和犧牲來使自己獲得功名富貴,這是一般將領,以士兵的生命和犧牲來保家衛國,這就是名將。

然而前後的將領對士兵來說,卻也是沒有什麼區別。

無非是名義不同,但犧牲的都是普通的軍人,是百姓的子弟,貴戚子弟可能有犧牲,但每一個貴戚子弟的犧牲,最少要以十倍和百倍的平民子弟先犧牲為代價,這才是最殘酷最真實的真相。

就是在大明,關隴貴族那樣的軍事貴族門閥固然是不在了,但一樣有遼西將門,遼東將門,晉軍、秦軍、魯軍,一樣都是有將門世家,這些世家出身的將領,有幾個是真的把小兵的喜怒哀愁和生命看在眼裡的?

這樣一想,張守仁當然就是彌足珍貴。

他的部下,歷經多次戰鬥,死傷極少,幾乎是沒有什麼死傷。平時的待遇優厚是一回事,跟著張守仁出征,大半的將士都能夠平安返家,這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人願意死,為國犧牲是十分高尚的情操,必要時,人也能犧牲自己,但在這樣的選擇之前,每個人都寧願犧牲的是別人,留下的是自己。

不論是看書,聽故事,聽評書,或是後世的電視,電影,沒有人會代入死去的和戰死的英雄,人們代入的只會是立下不世奇功,成為蓋世英雄的主角人物,至於那些默默死去,成為永定河邊枯骨的深閨夢裡人,那也只是詩人詞章裡的幾個字,或是史書裡大筆一揮的一串數字罷了。

泡腳的,說笑的,甚至還有玩兒遊戲的,不過也就是葉子戲,不準帶賭注。軍中還能下下棋什麼的,但馬吊牌九一類的東西是嚴禁帶入,包括將領在內,誰違了規,管你是排正目還是哨官甚至隊官,軍法不饒,軍棍一定在等著犯禁的人。

甚至還能看到一些士兵在帳篷裡頭躺著看書,有燈光,雖然不是太亮,不過眼神好的年輕人用來看書也是夠亮了。

不少帳篷裡頭,或是小軍官,或是普通計程車兵,拿著的書也是千奇百怪,什麼都有。

不過多半都是浮山營標準的教材,有掃盲的,最淺顯的東西,也有一些深入的,專精的書籍,比如財稅方面的,算術方面,或是國學教育,又或是軍事類的。

大多數人都看的軍事類的書籍,浮山營蒸蒸日上,很多士兵打算最少幹到四十五歲……這是浮山營最普通士兵的退役年限,五十五則是軍士長到排正目一級的專業軍士和底層軍官的退役年限,至於哨官以上,可以幹到六十以上再說。

估計這些平均年紀二十五歲左右的浮山軍人要幹到六十時,天下也是太平可期了。

整個營地,洋溢著一股輕鬆和自由的氛圍,飯菜的香氣,人吃飯時的吐嚕吐嚕的響聲……雖然是臨時宿營,不過輔兵中大量的伙頭兵做飯不馬虎,今晚是吃的熱騰騰的麵條,每人還有一兩樣小菜,熟鐵飯盒抹一點油十分光滑乾淨,吃了飯用乾淨的布一擦,就又幹乾淨淨,十分方便。

加上人說笑的聲響,各種各樣的動靜,甚至是奉命巡營的靴聲踩過積雪時,那種囊囊的靴聲也是叫人聽著十分愉悅……因為那代表責任,還有更要緊的——安全。

這是一個家一樣的營地,一個叫人安心和特別踏實的地方。

在積雪猶存的營地裡頭,李僉事默然站立了良久。

等他和張守仁從正中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了半里地後,張守仁的帥帳才赫然出現。整個營地,包括隊官在內,都是標準形式的帳篷,沒有哪一個隊官的帳篷比普通小兵的大上一號。事實上浮山的帳篷是特製的,外層是油麵,裡頭是灰色棉布,耐髒,防水,防風,當然也防蚊蟲毒蛇,裡頭住十個人也很寬敞和舒適,到了隊官一級,就是自己一個帳篷,隨員們在四周安帳篷,隨時聽候召喚和命令。

每個隊官有自己的親兵,負責警衛和一些雜務,有助手和參謀幕僚,也有傳令兵等輔助的兵種隨時聽候命令。

唯一例外的就是張守仁的大帳了,五六個人高的前帳,裡頭能站百來十人,十分寬闊,帥帳一壁已經掛了地圖,另外一側擺好了沙盤。

代表浮山軍的紅色小旗已經從浮山大營的位置換在了高密縣境內,李僉事看不大懂,不過位置這般移動後,高密縣城在哪兒,膠州城在哪兒,然後一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