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2 / 4)

說些什麼。

良久之後,又是從遠方馳來幾騎。

這一次卻是人人戴著銅櫻盔,盔頂有一根尖柱,直刺上天,十分顯眼。

銅盔之下,則是都穿著泡釘棉甲,對襟樣式,還有長長的甲裙,把腿也遮護住了。其中有一兩個背後有旗幟,身上的甲也不是內裡鑲嵌甲葉的棉甲,而是正經的甲葉相連的鐵甲,一看之下,就是讓人覺得威風凜凜。

“這是壯尼達,是他們的什長。”

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2)

“看鎧甲的鑲邊還有旗幟,應該是正白旗下的韃兵,是所謂的馬甲精銳。”

“嗯,年長兄說對了。”

有這兩人在城上,別人也算是長了不少的見識,從著裝到旗幟,再到一些小細節,這兩人雖然沒去過遼東,但已經算是對東虜和北虜都十分了解了。

此時也是有不少人趕了過來,城中兵力有限,此處城門處遇險,但過來的只是一些布政司衙門和府衙的衙役和義勇社的民壯,一共加起來才不到五百人。

官員們飛速趕到,在城門裡停下大轎後,就是下來不停聲的叫人打鑼射箭。

聽到這樣的命令後,城頭的人也多了,義勇大社的鄉兵和萊州兵才在軍官的指揮下開始向著城外拼命的打鑼射箭。

城頭的箭綿軟無力,準頭奇差,第一輪箭雨下去還差點射中幾個,不過那些蒙古兵一閃躲,很快也就避到箭雨外頭去了。

那些腦後就一根細細小辮子的東虜則離的更遠,看到城頭射的箭雨一個人也沒傷著,都是哈哈大笑,在馬上笑的東倒西歪,不成模樣。

一見如此,張德齊和李鑫只覺得臉上發燒,又看到城頭的人越來越多,暫且可告無險,便是一起走下城去。

他們下城之後,彼此的家人都是圍攏過來,兩個當家娘子都是含著一泡眼淚,兩家的老人也都是面色難看,張德齊的妻弟兩口子更是十分害怕,不停的說當初不來濟南便好了,已經是嚇的六神無主。

兵兇戰危,平時說的時候人多半沒有什麼概念,但當隔著一道城門外頭已經開始激戰和殺戮的時候,聽到那些韃子在嘯叫狂呼的時候,人人才都知道害怕和緊張,就如刀放在地上時人不會害怕,而拿在殺人者的手中時,人人都會緊張和害怕一樣的道理。

“唉,我們回去吧。”

李鑫十分沮喪,只覺得對不起家人和朋友,當下也是雙目含淚,對著眾人道:“有更新的訊息,我會奉告的。”

“年長兄也不必如此,”見他神情,張德齊反安慰道:“一切都是命數,吾輩凡人,都只能任由老天安排,是吉是兇,也真說不準。”

“最悔我沒有早點出城,若是早三天,怕也無今日之事。”

張德齊亦覺如此,但三天前也是有三天前的情形,當時情形還沒有怎麼緊張,人人都覺得清軍未必趕至,也未必會來攻城,但此時人家悍然而至,就在城下不說,還殺傷了不少濟南府城中的人,到了這時,大家才是覺得,此前的猶豫不決簡直就是笑話,等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才後悔,卻也已經是晚了。

“只不知道,浮山援兵,是否能如期趕至。”

抱著萬一的希望,張德齊喃喃而語,但話出口的時候,便是連他自己,也是覺得萬分好笑。

到了過午時分,一切情形就都明瞭了。

切斷德州和濟南聯絡的是清軍的一支偏師,人數在千餘,都是一人數匹戰馬的精銳,這麼一支兵放在德州和濟南之間,明軍不出動萬人以上的兵力根本無用,老實說,德州城中的幾萬兵馬加在一起,只要敢出城來,怕是千多精銳也能把這三萬人左右的明軍殺的屁滾尿流,潰不成軍。

德州和濟南聯絡斷絕,而清軍的主力還在源源不斷的開過來,最多兩三天功夫,便會到濟南城下,等敵軍主力一至,攻城之事就會提上日程,而以濟南現在城防的德性,能不能守住哪怕一天,都是十分難講的事了。

到了晚間,城中人心已經徹底崩壞,有十幾處火起,都是亂兵和城中的亂民匪盜為禍,前一陣子就在鬧,但聽聞清兵前鋒已經到城下之後,城中就是鬧的更加的厲害了。

到了此時,城中已經一片絕望,人再也不相信德州兵能南下救援,但對張守仁的浮山營也不抱太大希望。這五千浮山兵是肯定趕不上到城中駐守,而以當時人的認識,守城還有機會,野戰的話,幾萬人也未必是人家一兩千人的對手,怕是浮山營聽到清軍已經到達城下的時候就會潰敗而逃了。

現在人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