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2 / 4)

開初時一兩次小規模的戰鬥之外,薊北再無烽火可言。

不戰而屈人之兵,無非如是!

但明朝就是以斬首來計功,邊帥無斬首,就無軍功。

遼東的李成梁的戰法是以騎兵突襲,搗人腹心的斬首戰法,遼鎮騎兵,兇猛狂悍,每一戰斬首過百甚至過千的記錄比比皆是,哪怕是萬曆年間明朝政權已經全落於文官之手的大環境下,李成梁仍然被授給伯爵的爵位,嘉靖到萬曆天啟和崇禎前期,以軍功授爵的武將也只李成梁一人耳。

這就是斬首之功的妙處。

斬首如此要緊,明軍殺良冒功,斬殺無辜百姓,甚至是殺害女子當盜匪的記錄十分之多,根本就不在話下。

但眼前城牆之下,這些割頭的大兵卻是一臉幸福的微笑,歡聲笑語其聲震天,揮手斬人頭時毫無猶豫之意,那種歡愉與硬朗殘忍十分融合為一處的作風,實在是叫城頭的所有人都為之膽寒……

什麼樣的軍隊,才能把眼前這些事幹的虎虎生風,昂然大氣,而且這般歡愉啊?

“虎狼之師……虎狼之師啊。”

“但我願這樣的虎狼之師,我大明多一些才好。”

兩個好朋友也是趴在城牆上看了半天了,從開始的追斬蒙古馬隊,然後就是兩邊陣列而戰,接著就是打掃戰場,警備殘敵,浮山營的官兵們把這些事幹的井井有條,當李鑫看到浮山兵把輕傷的漢兵一樣拎著辮子斬首時,看到人頭和脖頸處被斬出條塊狀的血肉,然後一刀接一刀砍下人頭才停止,接著就是拎著小辮,把人頭編結在一起,每個刀兵都在腰間掛了少有五六個,多則十來顆人頭,這一次的斬首,定然是不少。

從有警訊傳來時開始,濟南城中的智識之士無不為這座城池感到憂心。楊嗣昌之流,看似閣老高官,處於廟堂之上,但經常一葉障目,反而很難得見真知,而且這些大官都固執已見,不能善聽善見,更別提把別人的意見當成敵意了,這樣的朝廷,才會使得濟南這座重鎮落到差點失守的境地。

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2)

而眼前的軍隊,則是以大開大闔的絕頂霸氣凌厲而至,一擊破敵,酣暢淋漓,十分痛快。

所以李鑫與張德齊才都點頭大笑,雖然眼前的場景看似殘酷,但對敵人的殘酷,豈不就是對城中數十萬近百萬軍民的最大的仁德?

想通此點,自是都十分歡愉暢快。

城頭之上已經開始迭傳軍令,城下這支軍隊,沒有人再敢怠慢一分一毫!

“孫良棟,你打的好!”

三軍陣列之中,張守仁騎著自己高大的坐騎,不管不顧的從後陣之中穿行而出,直奔這還在打掃中的戰場之上!

看到主將前來,所有的浮山將士,不論是持銃昂然而立的銃手,還是不曾撈著一戰的長槍手,又或是騎馬在外圍哨探的騎兵們,所有的浮山兵們都是歡呼大叫起來。

這是一場強對強,正經的軍隊對軍隊,突如其來的一場硬碰硬的遭遇戰!

蒙古人騎兵,漢軍火銃手,女真人押陣,除了不是和女真主力打之外,這一場戰爭已經使得浮山營的信心豎立了起來!

八旗兵馬,不過如此!

摧枯拉朽一般的被浮山營打的灰頭土臉,潰敗而逃的是八旗,不論是滿洲還是漢軍八旗,但總歸是打的八旗旗號,旗號,金鼓,陣列,指揮,甲胃,都是正經的來自關外的強盜集團的一份子。

浮山營以陣列破之,堂堂正正,毫無取巧之處,以膽色和裝備,一舉痛擊,一戰便底定了勝利!

這一場勝利,和以往的浮山營以長槍把人紮成肉串的打法不同,火銃和火炮成為新的決勝的利器,可以說,這一場戰爭僥倖逃脫性命的漢軍也好,押陣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也罷,他們最有印象和記憶中最鮮明的,無疑就是浮山的火銃陣列。

至於火炮,張守仁覺著暫且不會引起八旗貴胃們的警覺,畢竟明廷在遼東戰場一直是靠火炮支撐,而八旗也是開始鑄炮,並且也有著明顯的成就……在火炮上,女真人不會太覺得吃驚和害怕的。

把火銃手調教的如此之好,使用後發齊射的戰術貫徹的十分堅決徹底,對實力不俗的敵人也是做到了漂亮的強力一擊導致敵人徹底崩潰……孫良棟,不愧是浮山最優秀的火銃教官。

對張守仁來說,這個孫良棟的傑出表現還有另外一層意義。

在滑膛槍來說,發展到最高峰無疑是十八和十九世紀。

在這兩百年間,無數傑出而偉大的戰役都是滑膛槍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