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部分(3 / 4)

包括同知僉事等高階武官在內,底下還有經歷司鎮撫司等輔助部門,管轄山東帳面上十幾萬衛所軍的就是這樣的數十人而已。

浮山這邊的機構一過來,立刻就是叫所有人都開了眼。

鍾顯鍾榮張德齊李鑫等人的營務處連官帶吏就有超過三百人,這還只是總部人員,是秘書局等近侍各局,包括中軍處的公務局在內,基本上是負責中樞運轉核心部門。

再下頭的民政、治安、屯田、文教等各局派駐濟南的加起來也有過千人了,都司衙門根本安排不下,由財稅出錢,在府前街購買了大量的豪宅民居,加以改建之後,就成了各處各局的辦公場所。

等吳應箕等人趕到府前街的時候,原本那些穿著藍袍綠袍的官員看不到幾個,青衣盤領的小吏更是寥寥無已,更多的就是穿著類似忠靜冠服的浮山吏員們匆忙經過,手中都是拿著公文件案之類的物件,都是十分的忙碌。

“唉……”

儘管在心中已經接受現實,但看到這樣的場景之後,吳應箕還是痛苦的扭過臉去……

張守仁這一手,無非就是改明製為唐,大唐時,一個縣就有倉曹糧曹兵曹等諸曹,上元縣這樣的京縣,一縣的官吏就有五六百人,所以事無鉅細,都能管理的十分妥當。當時官吏不分,以吏為官的並不在少數,而且有不少都成為赫赫有名的名臣。

宋時吏員地位較唐時就已經較唐有所下降,不過宋朝亦是官吏不分,直到大明才斷絕吏員上進前途,而且朱元璋為了減少開支,把各縣官府的吏員削減了大半,以明朝官員的庸懦無能,尚且因這樣的制度感覺到辦事吃力,不得不自掏腰包僱傭師爺,所謂紹興師爺大行其道,也就是從明朝開始了。

當然,因為吏員品流趨於下流,對讀書人的尊崇在本朝也是水漲船高,現在張守仁重吏,一切都是截然不同了……

……

“學生拜見太保。”

吳應箕的身份相較張守仁差的太遠,就算文貴武賤的年頭,他見著太保大將軍伯爵這樣身份的武臣也得下跪請安,被帶進都司衙門之後,直入二堂,經過公務局的人盤查之後,吳應箕被帶進了二堂的簽押房之中,來拜見張守仁。

“無需多禮。”

一雙有力的臂膀挽住了吳應箕,使得他沒有跪下去,等吳應箕抬頭的時候,正好是與張守仁的雙目接觸對視。

但見一雙眸子黑亮通透,閃爍著別樣的光芒,看到吳應箕有點發呆,張守仁微微一笑,指著自己左手側的圈椅,笑道:“坐吧。”

這處簽押房是精心收拾過來,沒有用當時常例的方磚鋪地,而是用的上好的榆木地板,擦的雪亮,來往的軍人很多,馬靴踩在地板上,嗶嘰作響,令人感覺也是十分不同。

吳應箕在圈椅上坐下,先拱手道:“學生要謝過太保的部下施救之恩。”

“他們是一直跟著足下,直到發覺失去蹤跡,那可了不得,快馬到濟南來,我的特務處的頭子親自趕去處置,動員了過千人,這才在那個莊子找到你啊。”

“學生有一事不明……”

一直以來的疑問眨眼間就有了答案,自己在登萊一帶的順順當當的行程,所見到的一切,還有很多次蹊蹺詭異的事件都有了答案……原本自己就是在人家的掌握之中,虧得自己還以為行蹤隱秘,現在想想,十足可笑。

帶著一點羞惱,吳應箕毫不客氣的問道:“太保麾下才智之士極多,想來也不在意吳某一個落魄文人,何以見重如此?”

“若論足下之才幹,兵、谷、錢、糧諸事,你是未有什麼特異獨到之處。我這裡效力數年的心腹,在這些方面,一定強過足下。”

“是,太保所言極是,然而……”

“然而我非要用你不可!”

張守仁斬釘截鐵,看著吳應箕,正色道:“一晃數月下來,想你在登萊見了許多,經歷許多,以你之才,想必思索也很多?”

“是……”

“我這裡,論做事,已經做到極致,下餘的無非就是細節上的修修補補……”

在制度上來說,目前的浮山制度確實已經是當前技術條件下的極致了。再往下,非得出現蒸汽動力加橡膠輪胎來改善交通,或是出現電報等劃時代的科學技術的發明,這樣才能更進一步的改革政府機構和設施。

以當前的政治經濟格局而言,張守仁已經把一鍋飯做熟了,而眼前這位吳大才子,就是他急等著使用的一味“佐料”!

“一件事做的不管怎樣,背後一定要有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