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部分(1 / 4)

這樣的話,也就是林文遠敢說……京城來人走了之後,張守仁又從後堂出來,神色之間,也是有隱藏不住的疲憊。

無論如何,崇禎對他有私恩,用這樣蹩腳的理由和囂張跋扈的態度,毫無疑問是在打崇禎的臉,左一巴掌右一耳光,打的噼裡啪啦直響。

這件事後,對崇禎的形象和大明的氣運會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而張守仁,當然是有意為之。

大明沒救了!

最少,在崇禎手中的大明是沒救的!

“私恩是私恩啊……”張守仁畢竟已經不再是當年的他,他很快從沒有必要的低沉情緒中恢復出來,對著林文遠笑道:“三年之後,我會報答皇帝的私恩,不過,叫我拿私恩影響到國運和國事,那也是絕無可能。”

“在這件事上,我毫無疑問支援大將軍。”林文遠難得嚴肅起來:“宗室親藩,太監,軍隊,文官,士紳,一個個都在吸血,而皇上毫無辦法,處置乖張,老實說,從來不以民間疾苦為念,所謂聖君,不過是文官替皇上營造的一張遮羞布罷了。”

“我等也是支援大將軍。”

在浮山來說,這樣的決定也是一個艱難時刻,忠君和愛國在大明其實是一體的,而國家和民族的概念反而不是那麼的清楚……國與君,怎麼分開,很多人也不明白。

在這個時刻,張守仁邁出了自己最要緊的一步,在場的人,對此也唯有支援而已!

“孫良棟這廝也聰明瞭。”張守仁微笑道:“河南事出,他已經寫信來,說是皇帝派欽差來宣調我們,萬不可出兵。”

“張世福也有信來,也是和孫良棟一樣的意見。”

“曲瑞也是如此。”

張守仁看向眾人,笑道:“無論何事,只要我浮山上下同心,那也就沒有什麼了不起了!”

……

天色剛黑時,濟南城成了一座到處閃亮著光彩的華燈之城。現在的濟南,市政建設到了外人難以想象的地步,城門處和幾條主幹道全部有了高挑入雲的煤油燈,燈罩是透明的玻璃所製成,燈芯和油都經過改良和特製,所以燈光特別的明亮。

在東牌樓附近,這種高大的,一根燈柱上有五六個玻璃燈柱每隔五六十步就是一座,整個三里多長的長街上,到處都是明亮的燈光,從府前街到這裡,三條主要的幹道和五六條支道上都是被照映的十分明亮……濟南城有十幾個坊,每個坊的坊門處也是有高大的明亮入雲的燈火,每日都是將半個城市照的通明雪亮。

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喜歡讀書計程車子拿著書本,湊在燈火下頭讀書。

不過這樣的情形沒有維持太久的時間,城中按距離修了幾個讀書館,也是用的這種玻璃燈,每個館都是可容納數百人一起讀書,這個善政,當然不是純粹為了儒學,書館中儒家的經義恰恰是翻動最少的……除了那些還對應試中舉有興趣的書呆子,在這裡翻動最多的就是浮山商務印書館所出的唐人的志怪和宋明的話本小說。

都是用雕版精心印了,很多口口相傳的評書也是印的十分精緻,不少讀書人看了之後,委實感覺怪異。

這年頭,就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識字,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是文盲,很多秀才也買不起書,只能靠抄書來獲得學習的機會……抄書在大明還是一項職業,畢竟刊印刻版的書籍數量太少,還是抄書比較方便。

結果在濟南這兒,大量的讀書館同時有掃盲班的作用,不僅有掃盲的教材,還有這些很吸引人的書籍,讀書向善,在中國向來是不愁沒有人來看書的,如果在東西牌樓和府前街一帶的高處向下眺望,便可以看見大量的人群在圖書館中進出,換了別的城市,除了酒樓妓館和少量的達官貴人之家,哪裡還有可能看到如此的情形!

除了圖書館,還有茶館等公眾場所到了晚間也一樣熱鬧,在城市中心,還打算分別建幾個戲院……在張守仁心中,這個城市的一切都將由他一手改變,當然,是變的更加美好。

在這樣的夜色之中,人人臉上都帶著歡愉和微笑,但在人群之中,也是有一個面容姣好的少女,穿著箭裝,在幾個青衣奴僕的簇擁之下,怒氣衝衝的縱馬疾馳著。

過不多時,在一幢府邸的大門前,少女翻身下馬,手中的馬鞭都忘了丟下,從大門處急匆匆的往府邸內宅趕去,等到了一幢被盛開的梅花圍攏住的精舍書房外時,看到燭火掩映下有一個戴著幞頭的青年男子正倚窗讀書,少女咬了咬嘴唇,將書房門猛然一推,提著馬鞭便是衝了進去。

書房中燈火燦然,十分明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