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部分(2 / 4)

起居,並不見任何人,只有周皇后和幾個后妃每天過去請安,替崇禎照顧好自己守寡的嫂子……當年崇禎還是信王時,正是十幾歲的少年,每常入宮,張後替皇帝款待小叔子,那個時候對崇禎不薄,後來天啟病危時,是張皇后堅持崇禎入宮即皇帝位,並且在魏忠賢環伺左右時,張後也暗中保護他。

種種情誼,使得崇禎對皇嫂十分尊敬,今日見面,施禮過後,崇禎竟是破天荒的感覺一陣尷尬。

他對父親沒有什麼感情……光宗常洛為太子二十年,謹小慎微,唯恐見罪於父皇。因為不得寵,太子宮中用度不足,事事儉省,也是諸多不順心。

常年這樣下來,人的性格自然會壓抑甚至變態,崇禎的生母就是因為一件小事觸怒了朱常洛而被賜死的,崇禎自幼沒有父愛,天家父子感情十分冷淡,加上生母被賜死的怨恨,還有對父親不節制身體,死於女色的鄙夷,崇禎一朝十七年,根本沒有他追思父親的絲毫記錄。

倒是對母親,崇禎有很多記錄,尋找母親家人,畫影像追思等等。

對自己的哥哥朱由校,他有一些感情,但更多的還是鄙夷。

天下崩壞,在崇禎看來就是被大哥給搞壞了,重用奸邪,國家元氣被損壞,自己雖然小心修補調理,到底是曾經傷到根本,到現在也沒有恢復過來。

這種往常安慰自己的說法倒也沒有什麼問題,一般的大臣為了掩飾崇禎朝“眾臣盈朝”之後仍然國事如江河日下的局面時,也是將責任推給萬曆或天啟,不過這事兒自己私下想想和議論一下就算了,當頭對面的撞上皇嫂之後,崇禎臉上還是有點兒難堪……無論如何,天啟年間除了東虜之患外,朝廷內部還算安穩,自己當國十四年,東虜比以前更強悍,內部還有流寇為禍,連親藩也殺害了,再有山東鎮這樣的強藩出現,這都是天啟年間所沒有的……

“皇帝有些清減了,這一年過的太繁勞了。”

張皇后不知道崇禎心裡的小九九,只是難得一見,總不能相對無話,一邊看著眼前絢麗的彩燈,一邊對崇禎道:“國事是處置不完的,皇帝不宜每天半夜才睡,清晨又起,這樣做法太過傷身了。”

“是,皇嫂教訓的是。”崇禎心中也是一陣傷感,由衷道:“皇祖年間天下無事,常常整年不見幾個大臣,天下安然,到朕手中,儘自努力,卻總不能如皇祖年間那般太平。”

“積重難返,皇上宵旰圖治,朝中又多正臣,總會慢慢好轉的。”

皇嫂在前,崇禎也不宜將內心最深處的隱憂說出,只得應和道:“俟官兵趕到河南,剿滅闖逆,只剩下革左五營和西營殘部之後,陝寇之亂,也就不足為患了。”

“我等居於深宮,不宜過問外面的軍國大政,只能盼皇上好生將養身體,善自珍重。”

叔嫂二人對答至此,也就不必再說下去,接著周皇后和田妃等上來,不免也是勸慰崇禎不要太過著急焦慮,要珍重身體。

從年前到如今,崇禎的焦慮是人人看在眼裡的,此時有了機會,眾后妃當然苦苦相勸。

眾皇子也是環列左右,皇太子已經十二歲,漸漸成年,加上有王鐸和吳偉業等名士大儒教導,學業頗過的去,肯定比他的皇叔強的多……朱由校和朱由檢是幼年失學的,當時皇太子朱常洛地位不穩,用度被削減,皇太子亦不敢爭,皇子成年,也沒有人敢請萬曆皇帝替皇子們講學,於是朱由校成年之後,幾乎就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就算後來勉強學習,也就是勉強能到聽懂奏摺的地步。

朱由檢比他兄長要強的多,雖然也是幼年失學,不過後來堅持學習不綴,到登基為帝后已經能文能詩,閱覽奏摺毫無困難,他所書大字很有根底,書法水準不低,所賜的幾首流傳後世的詩文對皇帝來說,也是上乘之作……做為幼年失學的人,他對皇太子和諸王的學業都十分上心,太子的窗課本子,皇帝是天天都看的。

見父皇眼光掃向自己,太子有點畏怯,把頭低了下去。

崇禎想盤問一下皇太子的功課,一想今天情況較為特殊,便就轉過頭,看了看其餘的幾個皇子。

諸皇子都成年了,已經知道君臣大禮,先是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不常見面的父皇,待崇禎嚴厲的眼神掃過時,這些半大不大的小子們就又趕緊低了頭。

“天家無父子啊……可惜小五兒他福命不永……”崇禎幼時也不知道何為父愛,現在當然也不可能對兒子們展露出慈父的一面,他心中只是這樣感慨著,卻突然想起了前年夭折的皇五子。

皇五子說是五歲,其實才三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