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試試,不過先要好好餓上它幾天。”茅一清略一思索回道,說起了正事。“魏真,自今日起,你便算正式踏入靈脩之途了。如何吐納靈氣、轉化靈力之事,宗門內一直由你莫師叔負責教導。”
他話語一頓,聲音轉低,“至於符陣之學,雖已不合時勢,但你畢竟是茅山宗弟子,以後就跟為師學吧。”
說完這些,茅一清便轉身離去。
魏真望向窗外,想到自己終於如願成為一名靈脩,心中自是興奮欣喜,隨即又想起魏老頭,心道:“如果魏老頭知道了,多半也會替小爺我高興。”
他所不知道的是,魏老頭其實一直並怎麼願意他成為一名靈脩,更不願他成為茅山宗或祁山宗的正式弟子。
但他的命運還是朝著這個方向發生改變了。其實命運之事,又有誰說得清看得明呢?
大殿之外的空地上,陽光明媚,清泠泠的風中,二十餘人正專注盤膝打坐,在他們身下,一個大型符陣正在運轉,符陣光芒流轉間,帶起絲絲靈氣從四周天空向著這裡聚集。
這儼然是一個凝聚天地靈氣的符陣。
魏真剛剛走出大殿,便被莫師叔叫了過去。
“魏真,你初入師門,不可急於修煉。這是靈脩基礎法門,你先熟讀幾遍,若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便問你黃隆大師兄。”莫師叔遞出兩本薄薄的書籍,又指了指打坐眾人中為首的一名身材肥碩的壯漢。
魏真認真接過,恭敬道:“多謝師叔。”
待莫師叔轉身離開,他低頭看去,手裡那兩本書籍一本名為《納靈訣》,另一本是《念力初要》。
 ;。。。 ; ;
第八章 納靈
靈引,是為靈脩初學者打通體內一條經脈,如同開啟一扇門,使其有了進入門內的資格。有了這個資格,才可以吸納外界靈氣,以各宗各門自有的不同修煉法決將吸入體內的靈氣轉化為靈力,儲存於氣海,這就是納靈。待積累到一定程度,再憑自身之靈力去衝擊十二主脈,如此迴圈不已,修為便可得到提升,這就是靈脩之路。
這本《納靈訣》講述的主要便是這些內容。
因吸納靈氣,將靈氣於體內轉化為靈力,進而以靈技的方式施展出來,這些過程,均需要人的念力去加以控制,所以靈脩納靈的同時必須凝練自身的念力。如果念力控制的好,再加上不錯的功法,吸入體內的靈氣在轉化為靈力的過程中,損耗便會少上許多,修煉的速度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對於生命有限的靈脩而言,未來成長空間無疑會更加廣大。若念力控制不足,那麼吸入體內經脈的靈氣十有七八會在轉化過程中流失,事倍而功半,不僅耽誤了修煉,更有可能造成身體內部的損傷。這就是為什麼各宗各門在收取弟子之時,一定要以念力石來測試念力值的最大原因所在。
這就是那本《念力初要》所告訴魏真的。
靈脩時代,已不同於太古的神魔之世,與仙巫相爭的上古歲月也相去甚遠,長生不足望,靈脩唯一可求的便是在有限的生命裡,盡一身之最大潛能掌握天地力量,爭創一時的輝煌。這些卻不是此時的魏真所能知曉的了。
因只是入門靈籍,況且茅山宗的傳承重點本就不在於靈力和念力的修煉,所以這兩本書籍的內容都十分初淺易懂,魏真認真細讀了三五遍後,也算讀懂了七八成,見一干師兄師姐尚未結束脩煉,他便又一邊重新細讀一邊暗自揣摩,將一些不明白的地方牢牢記住了。
這一次他讀得尤其投入,不知不覺中竟模仿起了一位師兄的樣子,開始盤膝端坐,心裡默默唸叨著:“凝心靜氣,以念為引,導氣入體,氣旋於海,三浮三沉,念力凝一……”
遠處,莫宗年斜眼間瞥見了這一幕,心頭不由冷笑,暗道:“小子太不懂事了,資質一般不論,還如此不聽話。也不知師兄看上了他哪一點,耗費那麼大力氣去打通一條副脈,險些連帶自身修為跌下一個小境界。”
就在這思忖間,他眼中驀然看到竟有那麼一縷髮絲粗細的靈氣在空中劃出一條曲折的軌跡直接從魏真左手掌心鑽入了進去。
“糟了。”莫宗年暗叫一聲不好。
“快停下!”他氣急怒吼間,身子騰空而起,帶著一股強烈勁風向魏真所在撲了過去。
他原本以為,以魏真在唸力值測試時的表現,這第一次導氣入體無論如何也不會成功,卻沒想到鬼使神差之下,竟被魏真做到了。
此刻,他才一察覺到不妙,魏真的身體已開始不由自主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