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一邊準備講義,還整理了一篇論文,是有關鼓式電樞的,投給瑞典科學院院報,這份明顯帶著工科風格的論文,科學院本來不願意登。
負責這件事的藤普坦得徵求葉楓的意見,很慷慨地提供了一筆贊助,論文在新一期的雜誌中,馬上就登了出來。
葉楓並不擅長學術研究,他希望透過講課和論文,搞出一些學術成果,從而使自己,以及諾貝爾研究所,在學術界贏得一些地位,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
法國的經歷讓葉楓知道,有的時候,社會聲望也是巨大的資本,而學術上的成就,能讓葉楓的身份發生變化,獲得超然的地位,擁有更大的影響力,讓他的事業事半功倍。
就好比這次修電報線,作為企業家和發明家的葉楓無論怎麼說,也不能讓更多的人相信,他不是在宣傳自己公司的商品。
但如果他擁有科學家的身份,影響必然不同,葉楓覺得,既然有這麼好的條件,就應該充分利用,無論是經濟上、學術上還是私人關係上。
不是所有人都理解葉楓的想法,在普通研究員眼中,葉楓是無所不能的,也似乎是無所不知,那麼講課這樣簡單的事情,自然不在話下。
普朗泰興奮地走在校園的道路上,不停地東張西望,眼見到了教學樓前,忍不住大笑道:“哈哈,這就是大學啊!我也上大學了啊!”
不少研究員都和他一樣,顯得很興奮,在諾貝爾研究所,他們或多或少參與了一些研究專案,見證了一些偉大發明的誕生,但他們從來沒有進過大學,也不認為自己是研究人員、知識分子,潛意識中,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學徒,是工匠,最多能稱得上技術人員。
格拉姆不屑地瞥了普朗泰一眼,冷哼道:“大學算什麼,真沒出息。”
“矮子,你說什麼呢?”普朗泰沒聽清格拉姆說的什麼,也知道那不是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