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軍的手激動地說:“我一見你就像見到那小子,公社撤銷後,我還特意打聽他的訊息,沒想到去了北京,他現在可好?”
葉衛軍眼神閃了下,沒什麼遲疑,很快就回道:“挺好,如果聽說我遇到了您老,他鐵定開心壞了。”
在嚴老的熱情挽留下,葉衛軍三人吃了中飯才領著李安民上路,炮筒那輛拉風的越野車就停在田外的大樹下面,上車後,葉衛軍坐副駕駛座上,李安民跟炮筒的姐苗晴坐一塊兒。
苗晴是個貨真價實的大美女,臉蛋身材百裡挑一,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電影明星的範兒,她說炮筒是自個兒老弟,估計親戚關係也差挺遠的,炮筒是典型的北方人,苗晴從外貌上看卻像南方姑娘,面板水靈、五官精緻,個性倒是大方爽氣,雖然穿著入時,喜好卻很具有鄉土氣息,據說她目前在一家中藥店當健康顧問,對民間偏方特有研究。
可能是由於苗晴也具備自來熟的特質,李安民覺得她有種莫名的親切感,兩人一見如故,沒聊多長時間就稱姐道妹親密起來。
跟旅遊團會合後,眾人乘坐小巴開進大峽谷,這地方明顯還沒開發完全,到處都在修路,地上坑坑窪窪的,隨處可見堆積的黃沙、紅磚,沿途基本上沒有什麼亮眼的風景,說是黃山餘脈,差不多都餘到尾尖子上去了,跟黃山的氣勢磅礴何止差了十萬八千里。
到了目的地後由當地的導遊接班,將團員分成兩批,一批側重於玩樂,走龍井峽一線,有各色遊樂專案,另一批更喜歡深入自然,那就走大舟山至蝥江一線,毫無疑問,葉衛軍他們肯定選後者,同行的還有一名五十來歲的王姓老頭,其餘全找樂子去了。
接手大舟山一線的導遊人稱老滿,本是當地山區的一名獵戶,四十出頭的年紀,紅臉膛方下巴,腰圓膀粗,說起話來中氣十足,這一帶開發成旅遊景點之後要找熟悉地形的人領團,跑遍大小山頭的老滿自然成了不二人選。
葉衛軍等人在他的帶領下進入山林景區,這一路上雖然走的辛苦,但途中幾乎沒有人工開鑿的痕跡,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自然風情,雖然是萬物凋敝的隆冬季節,沿途的松林卻把山間渲染成一片濃綠色的幽境。李安民本還擔心王老先生吃不消,沒想到他配備齊全,連登山柺杖都帶了,走起山路來腳拐生風,看起來老當益壯得很。
比起老先生,葉衛軍、炮筒和苗晴卻給團隊落下了不少進度,因為苗晴說腳疼走不動,炮筒和葉衛軍只好輪流架著她走。原來她的體質這麼弱,李安民有些擔心了,在經過天人橋景點的時候跑上前對老滿說:“導遊,我看先在這裡歇會兒吧。”
之前已經歇過好幾次了,老滿看看天色,表情很為難:“別太久,再加把勁兒,往下路更不好走,咱們必須在天黑前趕到落腳點。”
苗晴就地坐下,臉色白裡透青,虛弱地說道:“不好意思,耽誤大家了。”
李安民摸摸她的額頭,觸感冰涼,別是凍到了,山裡比城市氣溫更低,於是拿出保溫杯遞給她:“喝水,還有點熱度。”
舟山奇行02
苗晴接過杯子只是輕抿了一口,她的手也被凍得跟冰棒似的,按說他們是北方人,應該更適應寒冷的天氣,炮筒搓著臉說:“北方是乾冷,這兒溼氣太大,凍得骨頭疼,我呆了這麼多年還沒完全適應,苗姐就更不用說了。”
葉衛軍把苗晴的包扔給炮筒,自己走到她身前蹲下,把手往後一伸:“來,我揹你走。”
苗晴看了李安民一眼,以很緩慢的動作趴在葉衛軍背後,在他耳邊輕聲說:“勞煩了,老葉,沒想到會這樣……”
“沒事,我跟炮筒都經歷過,過了這段適應期就好。”
葉衛軍背個人不費勁,旅行包就得讓別人幫忙提了,李安民搶在炮筒之前接過他的包,葉衛軍還不放心:“我的包重,你還是給炮筒吧。”
炮筒身上已經掛了三個包,這時還要伸手拿過葉衛軍的包,李安民沒給他,把一側肩帶放長直接斜挎在身上,爆發力她是不強,耐力卻是要多少有多少,不過她也懶得自誇,說話會漏氣,這當口需要儲存體力。
王老先生精神頭十足地在旁邊打氣:“不遠了,再支援一把就到了。”聽口氣像是來過這地方,老先生背的是作訓包,包上疊著兩個背囊,側袋插了柄摺疊式的工兵鏟,重傢伙不少,走到現在竟然沒怎麼喘氣,真叫李安民汗顏。
老滿瞅著苗晴直搖頭,嘆氣說:“你們看看人家老先生,這年頭啊……年輕人真是半點苦吃不得。”
大夥兒沒話說,只能賠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