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來了,後面還跟著一個漢子,四十多歲。
板栗看著他,神情欣慰。
這世上不少恩將仇報的事例,但更多的是報恩的故事。
這人原在張家幫工,就是永平十年被他捉姦的馮五(見第66章)。馮五是下塘集人,在張家當管事時,與死(四)狗子的小妾丁香兒偷情,被板栗和萬元撞見了。當時放了他一馬,也沒聲張,只把他趕出張家去了。
他在外混了幾年,攢了些銀子,回去清南村,跟死狗子的大老婆合謀,攛掇她將丁香兒賣給他,自此遂了心願。
打仗的時候,他也被徵了兵役。五年前,在雲州王家當了護院。機緣巧合下,得知王家霸佔張家產業的秘密。這次孫鬼去雲州,兩人又是認識的,於是裡應外合,竟然把這事給查出了眉目。
於是先讓人發現埋屍骨處,現任雲州知府就拘押了王家人,而孫鬼則趕回京城報信。
板栗連夜派人將王統看住,這邊又上報皇帝,下旨傳喚他;一邊派人去雲州,緊鑼密鼓地追查,當年懸案終於水落石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qidian。閱讀。)
果蔬青戀 第493章 一個一個地收拾
慌忙送上五更。感謝拼命打賞和投粉紅的親們,原野一定拼命碼字回報。求粉紅,希望別今天衝上來,明天就掉下去。
***
當下,相關證人一個個上堂,證實王家和胡家合謀,假造地契,殺人滅口,霸佔張家家產,才半個時辰,案情就真相大白。
王尚書渾身顫抖,問當地裡保:“失蹤五十多個人,你身為當地裡保,居然沒有疑心,不報官府?”
裡保叩頭道:“不是失蹤,是分幾次走了。先說要去北方開荒,然後一家子都走了。小人哪想到是被人殺了呢。就是最後,張家的大管事二管事,他們失蹤了,有些蹊蹺。後來王家就來了。小人以為,定是他們看張家敗了,把這些莊子賣給王家,然後跑了。”
馮五便道:“先被殺的,都是聽信了王家人的話,說帶他們去北方發財,在人前做了個全家離開莊子的模樣,騙了出去殺的。只有張家的大管事和二管事,不信他們哄,只好硬下手了。”
堂上堂下死一般寂靜。
五十多條人命啊,其中有十幾個幼童和少年,就這樣被殺了。王統和胡鎮怕是當時再想不到張家有翻身的機會,這案子會有大白天下的日子。
三位主審官,張楊和馮大人卻一致沉默,全由王尚書審理;英王和趙耘眼不眨地盯著他;張家鄭家一干人更是虎視眈眈……
王尚書強忍各種不適,閉目吸氣,半響張開眼睛,大喝道:“來人哪,將王統拿下!摘了他的官帽,除了他的官服,戴上手腳鐐!”
衙役們如狼似虎地撲了過去,轉眼間,座上官成階下囚。
王統面如死灰。嘶聲叫道:“大老爺!這事不是侄孫乾的,侄孫沒有殺人!”
王尚書冷笑道:“不是你殺的?不是你在雲州府當知府,不是你授意,你那個兄弟能有這麼大膽子?”
他也不訓斥他枉讀了聖賢書,上愧對君王重用,下愧對祖宗。令王家蒙羞,說這些只會令他更加難受,他只想快快將此案結束。
於是又傳來雲州府雲霧縣衙主簿,以及假地契的主人王紀等一干人犯,一一問罪後。當堂判決:主謀王統夫婦、王紀斬立決,所佔張鄭兩家產業連帶這些年的出息以及滋生擴充套件的產業悉數歸還補償張家;主犯胡鎮已死,暫不論;王、胡兩家殺人家丁等皆處斬刑;從犯雲霧縣主簿等一干人流放……
審案結果上呈皇帝御批後立即執行。
終於收回家產。並將當年的事弄清了,可是,張鄭兩家人並沒有高興的感覺,甚至心情沉重,連大苞谷都沒敢歡呼。
死了那麼多人,他們沒有理由高興。
這些人何其無辜,成為胡王兩家貪婪的犧牲品。
板栗和葫蘆都後悔萬分,當年真不該逼胡鎮死了。真該留他一條狗命,然後這次好好讓他嘗一嘗從雲端跌落的感覺,嘗一嘗窮途末路的滋味!
等一干人犯哭喊著被帶下去。王尚書渾身衣衫溼透,面色蒼白。
馮大人見了十分擔心,低聲問道:“大人。暫時歇息一會再審如何?”
王尚書搖頭,喝道:“不必!帶童茂!”
大苞谷雙眼立即射出仇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