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王反問道:“派誰去能放心?本王說句不該的話,便是皇上派本王去,也要小心日子久了本王會謀反——”英武帝聽了不禁莞爾,眾人也都笑起來——“再說,本王也沒本事把那幫異族管好,倒是秦霖有手段和根基。皇上天威只要能壓住秦霖便罷。”
廉郡王問道:“可是鄭家一旦與秦霖結親……”
趙王截斷他話道:“哎喲我的五弟,他能娶,皇上就不能娶了?皇上該選妃了!張家還有好幾個女兒呢。再說,鄭家、張家在大靖已經位列王公,他們怎會去幫秦霖——落個謀反的罪名不說,秦霖還能封他們更高的爵位不成?還是他把皇位讓出來呢?”
眾人都覺有理。
英武帝看著趙王,眼中露出讚賞的目光,沉聲道:“朕就是如此想的。如此一來,兩國停戰,於天下蒼生和黎民百姓都是福音。更有一條:從此我大靖便統帥這天下無盡疆土,列祖列宗見了必定心懷大慰!”
他站起身,張開雙臂仰頭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秦霖創立安國不易,朕就信他一次。若他真能安心為大靖鎮守北疆,朕絕不做屠戮兄弟之事;若是他耍詭計,朕再下手,也不會覺得愧對祖宗了。”
趙王等人急忙跪下,高呼“皇上聖明!”又贊皇上襟懷如海,乃少見明君,真大靖之幸也!
英武帝微微點頭叫起,一邊道:“秦霖求和之意明顯,不管鄭家是否答應這門親,兩國停戰是一定的了。”
立即有人不滿道:“為國嫁女,豈容鄭家推脫!”
肅王忙道:“鄭家只有一女,若是嫁去那老遠的地方,老公爺和夫人當然捨不得;況且秦霖跟鄭家有仇怨在先,反對也在情理之中。”
英武帝道:“此事需從長計議。諸位先去吧。”
趙王等人退下後。英武帝獨坐沉思。
秦霖算計得一點都沒錯,他抵擋不住這誘惑。
秦霖若在大靖,英武帝當然不能容他,可他已經在北方另創了一片天地。去國號、稱臣、納貢,不費一點力氣,大靖就能將安國收入囊中。且無需費心其後的治理,這樣的誘惑,對一個雄才大略的英睿之主來說,那是致命的!
不然,費心剿滅安國。徒耗國力不說,後患也無窮。
可眼下麻煩的是,鄭家輕易不答應這門親。
鄭家若不嫁女。則秦霖不肯臣服。
臣服與不臣服,區別可大了:納貢還算小事,去國號和向大靖稱臣,雖只是形式,卻有著非凡的意義——意味著大靖一統天下!
沉思良久,英武帝吩咐傳翰林學士鄭旻來見。
黃豆進入御書房,參拜皇帝后,便靜候吩咐。
英武帝溫聲問道:“鄭姑娘可安好?”
黃豆忙躬身道:“有勞皇上動問。臣妹還好。但此行卻差點丟掉性命呢!”
英武帝“哦”了一聲,問道:“怎麼回事?”
黃豆就將高凡派人暗殺紫茄的事說了,又跪下哭道:“皇上。若是為了大靖,微臣兄弟粉身碎骨、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然我鄭家這一代就這一個女兒,萬萬不捨將她遠嫁。更何況是嫁給鄭家仇敵!在那虎狼之窩,她怕是活不了幾年。可憐她……”
一旁的太監低下頭,他覺得自己鼻子發酸,很想哭呢!
英武帝見了嘴角直抽——這傢伙本事又長進了,唱唸做打、哭笑怒罵,樣樣都來得!
忍了一會,實在忍不住了,才沒好氣地喝道:“還不起來呢!像什麼樣子?”
黃豆道:“微臣得把話說明白。微臣以為:等把安國滅了,皇上可以派一位皇子去那裡,這樣也放心……”
英武帝皺眉道:“別說了!朕豈是昏庸之君,難道會為了秦霖而棄白虎公這樣的忠臣良將?”
黃豆忙眨巴兩下淚眼,追問道:“那皇上喚微臣來是?”
英武帝瞧著他那滿臉淚水的模樣,心中抖了兩下,提著他小名訓道:“黃豆,你如今不是年少時了,遇事該考慮周全些!撇開朕和朝臣意見不說,你可曾想過問你妹妹的意見?秦霖既然肯放她回來,又曾經不惜性命救她,令妹就一點不動心?……”
黃豆嘀咕道:“那都是他跟高凡的詭計!”
英武帝氣道:“回去問了再說!”
頓了一下,又解釋道:“朕的意思是,若令妹對秦霖有意,何不順了她的心,豈不兩全其美?若令妹不願意嫁秦霖,朕承諾,絕不逼迫鄭家!”
黃豆大喜,急忙道:“微臣這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