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李敬武心急如焚。
他一得了訊息,立即跟著趙鋒跑去找趙耘,“石頭叔,你想個法子讓我哥進京來,不然我這嫂子就要飛了。”
趙耘失笑道:“還沒影的事,你連嫂子都叫上了?你自己怎麼不參加?”
李敬武哪顧得上答他,若不是大哥,他倒可以試一試。可是,他從小就知道大哥喜歡小蔥,也一直等著娶小蔥,大哥為這還去了西南,怎麼鬧到後來小蔥要奉旨擇婿呢?
可眼下不是琢磨這個的時候,他要趕快把小蔥擇婿的事傳給大哥,至於大哥來不來,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忽然他又發狠地想,要是大哥不來,他就自己參加。
一定要把小蔥娶進李家的門!
他就不信了,娶個媳婦這麼難,比攻打蕃國還難!
想畢,他便急急忙忙對趙耘道:“趙叔就不要問這個了,好歹找個理由叫我哥來京城吧。這也是為小蔥好——她嫁給我哥,總比找個不清不楚的人強。”
趙耘笑噴了,合著人家都是不清不楚的,就你們兄弟是好的?
見他著急的模樣,似乎內中另有隱情,便沉吟道:“讓我想想。叫你哥來京城不難,難的是要掐準日子。這麼算起來,他必須在年前趕到,不然就要在路上過年了。可年前到的話,一直停留到上元佳節,似乎又太長了些。”
李敬武便道:“先想法子告訴我哥這事。他自己在那頭也能想想辦法。”
趙耘就道:“若論這個,你倒是去找板栗更妥當。軍中有專門的驛道,從京城傳信到西南只要五六日工夫。”
李敬武忙道:“兩邊都傳。石頭叔也別不管了,我這就去找板栗。”
兩人商議了一陣,李敬武連飯也沒吃,又去找板栗。
板栗當然一口應承。
他私心裡對李敬文還抱有希望,正愁如何告訴他呢,又不好直說的,畢竟妹妹兩次都沒選人家。
李敬武來說要給哥哥傳家信,他猜十有**是說小蔥選婿的事,立即滿口答應,透過軍驛把信傳了出去。
信傳出去後,李敬武還不放心,怕有閃失,隔天又傳了一封,方才放心了,然後一心一意地等哥哥進京,好跟人爭奪小蔥。
為這,他死纏住板栗和葫蘆,問小蔥到底要問啥問題。
板栗和葫蘆都說自己不知道。
李敬武哪裡肯信,整日纏磨,惹得板栗見了他就跑。
沒探出有用的訊息,李敬武也不回軍營了,索性住進了白虎將軍府,跟黃瓜、黃豆朝夕相處,希冀能摸出點什麼來,這也不一一細說了。
不說京城人熱火朝天地議論玄武將軍選婿的事,張鄭兩家又開始忙新的事情了——葫蘆和秦淼的婚事。
鄭家和秦家商議後。擇定臘月二十日迎娶秦淼過門。
這日子一定,秦楓一家就不好住在將軍府了,按理該搬進皇上新賜的仁王府才對。
可是一來那府邸還在收拾;二來他們一家人雖然喜歡清靜,然在鄉下跟相鄰們處慣了,忽然搬進冷冰冰的大宅院,一家六口加上帶來的下人。連一個小院還住不滿呢,如何能習慣。
最後還是劉黑皮,他在延慶路張府附近幫孫鐵等人找房子的時候,發現一處兩進小院,甚是乾淨清爽。連傢俬等物都是齊全的,與張家只有一牆之隔。忙去告訴了秦楓。
秦楓和雲影見了十分歡喜,就買了下來。一家人搬了進去。
張家,正院曹氏房外,雲影母女來探望曹氏,張老太太和鄭氏陪著,說起秦家不住王府住小院的事,都笑個不停。
正笑著,裡間門簾掀開,小蔥打著簾子。兩個丫頭扶了曹氏走出來。
曹氏精神好多了,然臉上還是黃瘦,襯托得身邊兩個丫頭如花似玉。好在她乃詩書大家出身。便是如此憔悴老相,也不顯粗俗,比起鄭氏的淡然無波。她另具一種優雅氣韻,人如其名,倒真像水墨畫上的墨竹了。
雲影忙站起來迎過去,扶她在軟榻上坐下,順手就搭上她的脈搏,又細看她臉色。細診了一回脈,點頭道:“有些起色,比前兩天好多了。”
曹氏微笑道:“多虧了小蔥。”
丫鬟閒心忙笑道:“真虧了大小姐,早晚都幫太太診脈,飲食用藥都精心的很,自然就好的快了。”
鄭氏笑道:“家裡有個大夫,就要沾光不少。俗語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所以一定要派個人學醫。”
曹氏見綠菠坐在奶奶懷裡,聽香荽說故事,便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