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養活的花草,再弄一塊地讓爹和娘種菜,咱們有菜吃,他們還活動了身子。”
小蔥笑聽了爹孃的話,笑道:“我明白了。就按這樣來佈置,要省不少銀子。就是要花些工夫。”
板栗就笑道:“橫豎年底還有些日子,咱們兄弟姊妹見面又高興,有空就去街上多逛逛,看見合適的就買了回來,慢慢就湊齊了。”
說笑一會,香荽進來說二叔回來了,張槐等人就起身去正院那邊,只留下小蔥聽葡萄報賬。
正院上房,張鄭兩家終於匯聚一堂,還加上秦楓一家。孩子們都在裡間說笑,紅椒幾個回來了,正和弟妹說街上的見聞;大人們則在一處說事,
“明天進宮?”張大栓大聲問道。
“是!皇上宣爹、娘、大哥大嫂,還有鄭叔、鄭嬸和青木哥他們明日辰時三刻進宮。”張楊又重複了一遍。
張大栓就有些手足無措了。
他雖然很是怪皇帝抄了張家,可是,那畢竟是皇帝呀,那是百姓心中的天,他就要去見天了,能不慌嗎!
張老太太也有些犯怵,對張楊道:“楊子,我跟你爹這模樣,我們都沒讀過書,又沒見識,見了皇帝不會說話,要是衝撞了他可咋辦?要不你跟皇帝說說,你大哥和菊花去就成了,他們有見識。”
老太太對大兒子和大兒媳相當有信心。
張楊搖頭道:“爹,娘,皇帝召見,怎能不去呢?”
秦楓問張楊道:“可是為了葫蘆和板栗的親事?”
張楊點頭。
張大栓和張老太太對視一眼,嘀咕道:“有啥好說的,他是皇帝,還不是說咋辦就咋辦!”
板栗大叫一聲跳起來:“爺爺!你咋能這麼說哩?”
張大栓嚇了一跳,抬頭無辜地看著孫子道:“咋了?”
板栗氣急道:“咋了?你怕皇帝,就不顧孫子死活了?”
他和葫蘆對視一眼。均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在爺爺奶奶這樣的小民心中,那皇帝就是天上的神,皇上說啥就是啥。
比如昨天晚上,秦楓說皇帝又給葫蘆賜了一門親,鄭長河開始也是大叫大嚷,一副不肯相讓的模樣;當說到要他去見皇帝時。他臉色就變了,就跟張大栓現在一個情形。雖然後來數了一堆見過的官兒壯膽,但看那架勢還是十分心虛。
張大栓見孫子著急,忙問道:“板栗,那你要爺爺咋說?可不管爺爺咋說。皇帝也不能聽爺爺的哩,他可是皇帝!”
板栗耐心解釋道:“他雖然是皇帝,可這事他不想管了。既然叫你們進宮。那就是要問你們的意思。你跟奶奶還有外公外婆只要實話實說就好了。”
張大栓疑惑地問道:“真的?我要是不依皇帝的意思,他不會再抄咱們家?”
他可再也不想去黑莽原了。
板栗堅定地說道:“真的!”
另一邊,葫蘆也對鄭長河道:“要是皇帝想獨斷專行,根本不用叫你們進宮,直接下旨不就完了。叫你們進去,就是想要聽聽你們的意思。”
鄭長河跟張大栓對視一眼,依舊躊躇。
若不是說話的是自己孫子,兩老漢都要以為這兩小子把他們往火坑裡推了。
看了他們這副模樣。張槐青木等人都笑了。
張楊也笑道:“爹,鄭叔,你們不用擔心。到時候只管實話實說,沒事的。”
板栗眼睛一亮,問道:“二叔跟皇上說什麼了?”
張楊神情肅然道:“你跟葫蘆都是武將。又都手握重兵,鎮守邊關,豈能隨便娶親。”
板栗和葫蘆心裡一動,卻還不甚了了。
張楊翻了下眼皮道:“葫蘆娶大夫秦楓之女沒事,若娶在京城根深葉茂的肅王之女則權勢過重;至於板栗,若娶了昔日南雀國的儲君,怕是不謀反也要被人疑心謀反了。”
板栗恍然大悟道:“怪不得……”
怪不得那天禮部尚書黃真認為他應該娶青鸞公主,而宰相杜明卻彷彿不甚贊成。
這兩人,一個出於私心,想陷張家於困境;一個出於公心,為國綢繆。
他就把那天金殿上的情形告訴了張楊。
張楊聽了冷笑一聲。
鄭氏聽了半天,這時才開言道:“板栗,你跟葫蘆往後遇事不可莽撞,要多跟你二叔和石頭叔請教。這官場傾軋跟戰場打仗可又不同了。”
板栗和葫蘆同時點頭。
鄭氏又對鄭長河跟張大栓道:“爹,你們不用害怕,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