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呢。”
何向東拍著胸脯,答應道:“您放心吧,我心裡都有數。”
侯三爺道:“還有啊,這節目一定要能體現我們大陸的相聲底蘊,還有兩岸文化的一脈相承,因為你們的節目到時候也會拿到臺灣去播放的。”
何向東腦子有點懵,什麼叫相聲底蘊啊,什麼叫一脈相承,這都是什麼意思啊?
侯三爺一瞧就知道何向東沒懂,得,這種官方語言他這小子理解不了,他想了想道:“就是你得挑好的說,得能顯示你的能耐,讓行內行外一瞧就要豎起大拇指,就說這種相聲,懂了嗎?”
何向東這就明白了,當時就道:“嗨,您早說嘛,您早說我不就明白了嘛。行,你就瞧我的吧,沒問題。”
侯三爺滿意點點頭,他對何向東還是比較放心的,這小子答應好的事情還沒有辦砸過的。
侯三爺交代完了也就離開向文社了,何向東也在仔細思考接下來演出需要說的相聲,這可得細細琢磨一下。
……
另一邊,高笑相聲團。
相聲團這邊高玉培在跟他的團員們說話:“這次我們來大陸做交流,海峽兩岸人都看著我們的夯,所以嘞我們要表現好,下次說相聲的時候一定要把咱們的本事都拿出來嚎。”
高玉培在自己團裡面臺灣腔就出來了,他在外人面前還是收著自己的口音的,都是說標準的普通話。
阿冰也說話了:“其他的都沒什麼搞頭啦,我還是比較期待和向文社的合作啦,他們現在很紅誒,而且相聲都說的超好,會的傳統段子很多。”
他的搭檔大曹哈哈大笑:“你在臺北就沒少說啦,怎麼到大陸還在說,你是何向東的相聲迷哦?”
阿冰笑道:“我是蠻想見他的,我總覺得這是個很神奇的人。”
高玉培壓壓手,說道:“好啦好啦,過幾天就能看見了,到時候有演出的時候,你們一定要把真功夫拿出來嚯。大陸有好多人都說我們沒有師承,是野路子,我們要證明給他們看,我們的臉面要我們自己掙出來,我們要讓大陸人看看什麼是臺灣相聲。”
第七百零七章 李耕
向文社其他人員也知道臺灣相聲社團上門交流的訊息了,他們也蠻興奮的,畢竟是海峽那岸的相聲社團,他們也很想瞧瞧這群人的相聲是怎麼說的。
高笑相聲團的交流之旅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最先是去文工團那邊做交流,也做演出,還接受了北京多家媒體的訪問,在向文社的演出反倒是放在後面了。
何向東倒是也不急,他還是在忙著自己的事情,電視臺的節目還在錄製當中,永珍歸春節目的後半段環節是說相聲的環節,何向東現在也儘量給自己園子裡面演員機會,也讓他們上去試試看。
現在向文社裡面唯一能賣出票去的也就只有何向東和薛果這對兒,其他人都不行。
何向東自己是紅了,可是不能光他一個人紅啊,就單靠著他一個人,向文社可長久不了,而且也抵禦不了什麼風險。
說句難聽點的話,何向東要是現在出門被車撞了,那向文社要不了多久就要倒閉了,因為沒了他,別人就沒飯了啊。
所以何向東現在專心想培育出幾個能賣票的角兒,然後全力打造向文社這塊金子招牌。
何向東的目標很大,現在向文社就只在北京開了兩家,但是何向東是想把向文社開遍全國各地的,人才很重要,以後向文社分社都得有能賣票的角兒坐鎮才行。
方文岐相聲研習社就是以後全國向文社的儲備人才,向文社的未來就都要看他們的了。
何向東對這些孩子的教學也非常上心,他只要一有功夫,就會跑到研習社裡面去看看這些孩子。
除了上次給他印象極好的北大的陶方白之外,另外一個少年人也給了他極大的驚喜,這人叫李耕,是曲藝學校畢業的,基本功打的非常紮實,尤其是貫口,簡直說的跟何向東能有一拼。
但是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這人說的相聲賣不了錢,事實上曲藝學校教出來的大部分人都賣不了錢,因為他們不懂相聲市場,再說現在相聲又是低迷期,想靠著這個掙錢更難。
不過好在李耕的底子打的非常紮實,只要給他歸置歸置,好好拾掇一番,要不了多久就能上臺了,這一批南字科的學員,最快能上臺的應該就是李耕。
能早上臺並不代表能早成名,相聲藝人成名立腕這種事情太沒譜了,三分能耐六分運氣再加一分的貴人扶持,連何向東對這種事情都沒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