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東面露苦澀道:“來這邊是我那徒弟陶方白幫我聯絡的,陶方白你們都認識吧?”
“嗯。”全場的同學都應聲了,還有好些老師都紛紛點頭。
陶方白自己還愣了一下,他也沒想到何向東居然會提到他。
何向東心中瞭然,他就知道這陶方白在北大肯定是個風雲人物,他繼續苦著臉道:“就他跟我說的,讓我來做講座,我說我不來,我來不了這個。他跟我不要緊的,只管來。”
“我說真不行,他說來,來這兒能紅,好多人都想來的,娛樂圈能來的可沒幾個。我說不行,我說我不會做講座。他說來完之後,我這身價倍升了,我說身價倍升我也來不了啊。後來他說,來吧,這裡有好多漂亮女同學,我說好吧。”
“噫……”同學們又開始起鬨,尤其是女同學。
陶方白也樂不可支,他現在已經系統地學了不少相聲知識了,知道何向東所使用的技巧是三翻四抖,不過這也得看誰使,何向東使出來的效果就是好啊。
相聲有人保活和活保人之說,何向東就屬於典型的人保活,不管段子是皮薄還是皮厚,在他的嘴裡都特別響,這就是能耐。
何向東稍稍收斂了一下臉上的笑意,他要開始入活兒了,不對,這叫開始正經講座了,他道:“好,咱不鬧啊,不管怎麼說呢,今天都很榮幸能來跟大家聊聊天。”
“我是一個相聲演員,也沒有別的什麼能耐,我也就會說相聲,所以今天來這裡呢,我也就跟大家聊聊關於相聲的東西。哎,現場有懂相聲的嗎?”
“有。”現場還真有搭茬的。
何向東馬上接茬道:“好,請你出去。”
全場大笑,那個搭茬的學生也在哈哈大笑。
何向東也笑:“咱得把這個懂行的人轟出去才行,不然我這都不太好忽悠了。”
眾人再次大笑。
何向東道:“那咱們接下來開始聊聊相聲……”
……
酉戌班。
記者們的火力還是集中在高秉生身上,他們很想挖出高秉生是不是對何向東有意見,一旦能證實這一點,那明天的新聞可就真的是要爆了。
所以記者們的提問也越來越大膽,越來越露骨:“高老師,請問您對向文社還有何向東怎麼看?”
高秉生依舊是笑容滿臉,從外表上看這人是一個好脾氣的人,他道:“現在好多媒體都在談論主流相聲還有民間相聲,其實民間相聲劇場很早就有了,更早的時代咱們就不提了,就拿現在來說,我們李金斗老師的週末相聲俱樂部就是民間相聲小劇場,也開了好幾年了,現在也是民間相聲小劇場的領頭羊。”
“包括向文社,向文社也是民間的相聲小劇場,人家現在是聲名大噪,顧客如雲,熱議度非常高啊,就連我們在這兒開新聞釋出會,你們都還一直在提向文社,啊,哈哈哈……”
記者們也在笑。
高秉生繼續道:“至於對向文社呢,我是比較欣賞的,或者從更高層面的角度上來說,我是非常喜歡和欣賞民間相聲班子的。雖說我是一個體制內的相聲演員,但我更提倡相聲多元化,這也是我會支援酉戌班的最根本的原因。”
“現在咱們經常會說什麼體制不體制的,呵呵,但是在解放前,在舊社會時期,那是沒有體制內演員的,大家都是在民間小劇場裡面說相聲,都是民間的草根藝人。”
“可就是在這批草根藝人裡面卻出了無數的名家大師,相聲最輝煌的年代就在這裡,再反觀現在,相聲已經很沒落了。我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也在考慮怎麼拯救相聲。從向文社身上,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學到了很多,或許民間相聲會給現在的相聲界帶來不一樣的變化。”
“其實說實話,咱們現在相聲界就沒幾個成器的年輕人,相聲新生代都快要斷層了。我們除了要發展好主流相聲,也要關注和引導民間相聲,我們也希望民間相聲能給相聲界帶來新的活力,或許民間相聲能培育出新的大師來也不一定啊,畢竟相聲曾有大師啊。”
……
北大。
何向東道:“相聲起源在清末,現在也有很多學者,說宋代啊,唐代啊就有了相聲的影子和萌芽,但那種說法就比較牽強了,相聲真正形成和發展的階段還是在清末。”
“所以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相聲的歷史,是我們相聲的故事,因為有些人、有些事不能被我們遺忘。”
說著,何向東敲了一下滑鼠,黑板上的投